Friday 30 December 2016

总结我的2016年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2016年要结束了。时间之所以会过得快,完全是因为自己看待它的角度。在地平线上,时间的速度是一样的。只有当我们站在时间线的末端时才会觉得之前的时光过得快,而我们身处2016年中的某一天时却不会这样觉得。我想这是因为当我们回首过去时,欣慰自己已经克服了那么多困难,战胜了那么多挑战,并好端端地活着,所以那段时间经历的辛苦都几乎忘却,使得时间似乎变少了,从而感觉变快了。

总结我个人的2016年,得先从我的新年十大目标开始。其实,十大目标我只写了八个,在这里不方便一一列出来。我很开心能够完成其中一项,那就是参加花踪文学奖。这个目标已经“蝉联”两年,今年终于把它给“干掉”了。另一项待完成的目标是参加台湾的交换学生计划。目前我还是没有当年冒险的勇气到台湾待上6个星期。希望这个目标可以在明年以到台湾旅行替代完成。每年的目标清单里都有“阅读十本各类语文书籍”的项目,而今年我只读了5本英文书和两本中文书。看来我明年真的要努力完成这个目标了,大家如果有好书就介绍给我吧。

看了各个新闻媒体所总结的2016年,今年的确发生了许多大事件。我的小世界里也有其小事。首先是我今年初和美女宝贝复合了,这并不是意料以外的事。彼此分开将近一年,在这期间各自成长,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愿意再一次以崭新的态度切入爱情。这一次,我们学会了交托于上帝,遇到感情的浪涛时选择紧握上帝的手,不再依靠自己的感觉盲目地行走。毕竟,如果爱情只依靠感觉是不能长久的。那样的爱情一旦激情一过,荷尔蒙失效,剩下的只是坟墓。过去,我们在为磨合彼此的个性挣扎。现今,我们要学会抵挡身边的诱惑。

今年,我也对交友有了新的心得。自己变得更加珍惜常年积累的友情,也不再追求不属于自己的圈子。朋友不求多,只要有几个可以共患难的就足够。此外,要真诚对待身边的人,就算不是可以深交的朋友,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控制情感的投入。今年,我也结交了一位可以为彼此代祷的主内兄弟,大家在灵命成长的路上互相帮助与勉励。

至于学习方面,感谢上帝我又安稳地考试过关。虽然当时学习压力大,但就像我所说的,过关了就把它给忘了。我明白依仗自己的聪明只会事倍功半,祈求明年上帝继续地光照及看顾。

这就是我的2016年了,想必自己也在一年里成长了许多,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在此祝大家新年蒙福,天天快乐!

Wednesday 28 December 2016

Iphone 7 Plus

好吧,就把话说在前头:拥有一部Iphone 7 Plus 是霸气的。霸气的原因有二:第一,有爱疯就是霸气。第二,这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爱疯。只可惜,这个称号只能用上一年,明年又有新的“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爱疯”出现。看来苹果公司已失去了创意,要不然怎么每年的广告词都是一样的?

昨天,刚刚好是我用这部手机期满一个月,今天就来分享心得吧。这是我拥有的第五部手机,第三部智能手机,第一部苹果手机。在这之前所用的都是三星Galaxy Note,托三星Galaxy Note 7 电池故障并停止生产的福,我才能有机会尝试爱疯。虽然心底早有打算在我上一部手机报销之后换部爱疯,但是我的上一部手机还可以操作,爱疯的价格也年年上升,因此就没换手机。我会有这样的打算也是因为身边的好友都用爱疯,这给予我极大的“心理暗示”,更何况他们时不时贬低其他智能手机。至于为什么在一个月前突然换了手机呢?这也让我感到意外。

故事是这样的:在十月中,我在医院忙着学习时接到了大哥的电话。他告诉我由于要更新电讯配套,所以加额后会获得一部新手机。其他家人都在近期内换了新手机,所以这个机会属于我了。大哥列出了好几部手机,都是其他的品牌的。我心想既然是他付钱,就不要狮子张大口要求爱疯了。可是后来转念一想,就试一试询问选择清单中是否有爱疯了。大哥问了在场的店员,他说有,只是价格较为昂贵而已。大哥自己斟酌了一会儿,就决定签购Iphone 6S Plus。我本以为考完试后回到家就有爱疯可以使用,谁知由于程序上的失误导致大哥必须重新申请电讯配套。这时我看了价格表,发现Iphone 6S Plus 和Iphone 7 的价格一样,因此提出要Iphone 7 的要求。大哥说Iphone 7 的荧幕太小了,率性地买了Iphone 7 Plus。在这里要感谢大哥的慷慨。



在使用新手机的第一个星期是兴奋的,也感受到身边的朋友和我分享快乐。到了第二个星期,有了新手机开心的心情渐渐衰退,到了第三个星期就习以为常了。这又是一个明确的例子,说明物质上的充裕只能带给人们短暂的快乐。以前的自己不会忘我追求名牌和新产品,有了爱疯也常常警惕自己不要倾向物质主义。心里要牢记荀子的那句话:役物,而役於物。

有了爱疯一个月,已经习惯了其操作方式,却还没真正掌握其强大的功能。目前,用得最多的功能的是相机、电子表和网路。想想自己最需要的应用程式,就是相机、导航、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这些爱疯都当然能够给予非常棒的体验。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其电池的容量。虽然充电需要超过三个小时,但是少使用的话电池可以耐上三天,普通使用可以用上两天。拥有了一部强大的手机,当然要充分地利用它。有时间时,我会慢慢地探索其他的功能。

最后,要趁此机会感谢老师送我的圣诞礼物:手机壳和手机指环架!


Sunday 18 December 2016

Rogue One

As a new Star Wars fan, this highly anticipated new film did not disappoint me. Perhaps my enthusiasm towards Star Wars isn't great enough to be called a fan, I simply love great movies and stories. To be honest, I have only watched the 7 movies and not other animation stories. Hence, the only small details or so called "Easter eggs" I caught on screen were the appearance of R2-D2 and C-3PO and Princess Leia. 

When I watched episode IV last time, I remembered it was narrated that the Rebel stole the plan of the Death Star at a great cost. I never wonder and infer how they got it, I thought every story must have a beginning and you can't possibly trace all the stories to a starting point. So I thought that was the given background and no questions raised. After finishing the movie, I have the "eureka" moment that I know what happened before the episode IV. And also what the phrase "at a great cost" really means. The entire crew of the Rogue One sacrificed themselves to get the plan, and also those rebels who arrived to support them. I guess it is quite rare to have all the main characters die in the movie. I thought they would have found a way to escape from the planet. However, their deaths somehow make the movie more realistic and touching, and we have to remember that they are not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series.

Another thing I noticed in this film is, besides the Chinese actor Donnie Yen, the element of humour. I don't quite remember if there are jokes in the original 6 films, apart from the conversations of C-3PO which are funny.

Overall, I love the story and this film. I anticipate more stories from Star Wars, Some say Star Wars is always political, maybe this is true, and I don't see any problem with that. Movie is an art itself, and an art is the way the artist express himself. "The Rebel is built on hope", it seems like this is the connection to the title of episode IV: A New Hope, but it can be interpreted in other ways. Hope is what we cling on, when we face oppositions and challenges.

Monday 12 December 2016

发烧怎么办?

是的,我又病了。总觉得自己的身体很强壮,其实不然。我发现自己自从到外地读书后比较常生病,美女一针见血地说是因为饮食不均衡。这可能是其中的原因,身体的免疫系统变得差了。年头染上的B型流感,害得我在医院受苦一个星期。

病好后,妈妈要我多注意身体,到医院学习的时候要戴口罩。可是,要每时每刻都戴口罩是件非常不舒服的事情,鼻孔呼出来的热气都困在口罩里,说话也不清楚,因此我都没戴。

今年里,陆续有了一两次喉咙痛,但都没有发烧。当自己吞口水喉咙稍感刺痛时,就晓得喉咙开始发炎了。这时,立马赶到浴室里,不是洗澡,而是用漱口水漱喉咙。漱口水有杀菌的作用,我想这和小时候老爸总是让我用超浓盐水漱喉咙的原理是一样的。我通常也会自己买润喉糖吃。

中医说,喉咙痛是因为“上火”,当今西医没有这一套解说,但不代表是错的。上课病理课时,教授说感冒和喉咙痛等症状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了呼吸道造成的。这与吃煎炸和“热气"的食物没有关系,除非那些食物都沾满了该病菌。因此,从西医的角度,喉咙痛了还是可以吃麦当劳汉堡套餐的。可是,我会选择吃所谓清淡的食物,这会让喉咙舒服些。

说到喉咙痛,最难熬的是夜晚睡觉的时候了。在睡眠状态中口腔停止分泌唾液,所以就没有吞口水。呼吸道因此变得干燥,以我个人的经验睡醒后喉咙往往更疼痛。那真的是不好受。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喉咙痛,老爸点了Lampe Berger 佛手柑精油放在房里,奇妙的是隔天起床喉咙痛就消失了。那时是放了半满的精油,现在的价格更贵了,看来这是昂贵的治疗法。

发烧了,按照老爸的方法,是用热毛巾敷身体,然后盖被把身体层层裹起来,让身体大量出汗,排除体内热。在外婆家,阿姨会用冷毛巾敷。小时候,无论是冷敷还是热敷我都无所谓,反正配合药物不久便退烧了。那个星期在医院发高烧时,很显然西医认为冷敷有效,但是护士哪有时间守在我身旁替我敷毛巾。她们想到了另一个办法,就是把空调开至最冷,目的和冷敷是一样的。当时我虽然发烧,但是却觉得冷,还在颤抖,心里不断地咒骂护士不肯让我关冷气。

其实,冷敷后热敷都有它的逻辑。冷敷的逻辑很直接,要让物体降温就让热量转移到冷的物体上,就如热饮里加冰块。可是小学课本里有教过,在冷环境中身体会自动反应避免失去过多的热能,比方说毛孔关闭及毛发会竖起为皮肤外多保留一层空气来达到此目的。所以,这是我咒骂护士调低室温的理由。至于热敷,也是利用相同的原理。在热环境中,身体自然要多散热,所以毛孔会大开,并冒汗,让汗水在蒸发的过程中带走热量。这是身体在日常的操作,在生病时有无改变我就不得而知了。不晓得是否有人针对此案做研究。不过,我觉得这还是要看病人觉得哪样比较舒服,因为治疗的根本就是让病人感到舒畅啊。就我个人而言,热敷是比较舒服的,我可不喜欢冷得颤抖了还要受冷空调。

还有另一点,我觉得我如果睡眠不足或品质不佳就有觉得虚弱。这也有所根据,因为睡眠不佳会影响免疫力,而中医也会说常熬夜会”上火“。这真是令我烦恼,我未来的工作需要我在医院里值夜班,得好好调养看是否可以克服这个问题。

**以上论点纯属个人意见,没有参考医学文献。

Saturday 3 December 2016

枪击案后感

近日,槟城发生了一宗造成七人无辜身亡的枪击案。一名受雇保镖开枪射死开着车的老板之后,因要继续追杀老板的友人而射中在周围的电单车骑士和汽车司机,酿成悲剧。事件的前因后果在这里不谈,交由警方调查,想说的是对这起事件的感受。

基本上,心中的悲叹也像上次医院火灾一样,在听闻事件后一段时间才涌上心头。这或许显示我在感情方面比较慢热。也可能我的大脑需要一点时间来处理所接收到的讯息。

案发当晚从社交媒体获知消息时,没有什么感受,更别说感触了。当下觉得此案件应该只涉及老板和保镖,可能他们之间有什么瓜葛才会发生枪杀案,还有着事不关己的心态。隔天看了新闻报导得知总共有七人因此丧命,看见家属在电视机前泣不成声,才渐渐地替他们感到难过。

他们就像那天加护病房里的病人,完全没有发现死神正向他们招手。患者生病入院,会相信医院是个安全的地方,有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距离鬼门关十万八千里。不料,出乎意料的火灾夺走了他们的性命。

在公路上往回家的方向,或许心里会保持警惕以避免车祸的发生,可这里不是美国,谁会意料让自己惨死的竟是子弹?在场并逃过鬼门关的人士都深感幸运。的确,如果嫌犯或早或迟些发难,躺在太平间的可能就是自己。前几天发生的空难也一样,想必飞机上的球员们脑海里都在想如何赢得比赛,谁知自己无法胜过死神?

世事难料,这句话说得不错。这些事件一再地告诉我们,活着,不是理所当然。命运并不是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我们可以遵守交通规则,做个好司机,但是我们无法提防别人的鲁莽。当心里彻底地明白这一点,就会感恩自己的心还在跳动,珍惜每一天。从而能得到的启示是,好好把握当下并活在当下,明天再美好的计划如果没有了性命那有什么意义。想做的事就去完成它,不再抱有“下次吧”的心理,因为“下次”可能永远不会有。这样,如果真的发生什么事,至少不会遗憾。

可我们也不必杞人忧天,不需终日提心吊胆,凡事不做。就算不能避免别人的鲁莽,也不可草菅人命。愿大家重新思考生命,生活更美好。

Sunday 27 November 2016

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I was a Harry Potter fan. I started to read the first book of the series in primary four, about 3 years after I watched the movie on the big screen. I must admit I was very much attracted to the story plot, and the books were probably the only English novels I touched during that time. I guessed I have read the first and second books twice. The entire Harry Potter fever peaked at the last book, and slowly faded until part two of the last movie. I would say I grow out of it. Until the emergence of this new franchise.

Many details of the entire story I do not remember, including Newt Scamander as the author of the textbook "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Though I remember vaguely there is such a textbook which Harry studied. I do not remember he appears in the Chocolate Frog Cards as well. But that's the surprise, doesn't it? That many of the small tiny details are actually hidden somewhere throughout the series. 

I would say it is a nice movie, at least to me. In a way it satisfies my curiosity of the wizarding world which Rowling created. It fills the knowledge gap as what happened before the age of Voldemort and Harry Potter. And the setting of 1920s adds another sense of mystery to me as the world back then was absolutely different from the world I live in now.

I guess it's every primary school kid's dream to receive an enrolment letter from Hogwarts. But as a kid I used to gauge how big is Hogwarts. My primary school had a total of 2000 students from primary one to six. It seems like there is just a handful of students in Hogwarts, far less than the crowd depicted on the stadium during a Quidditch match. It is also the only school in Britain. The population of the wizards and witches was quite a problem to me at that age as it didn't seem to make sense in my wild imagination. In the series we know there are other schools across the globe, it made me wondered was there a Chinese school in China and how about South East Asia. In this movie we finally have a glimpse of the wizarding community in America. They refer muggles as non-mag. And perhaps you might not need a passport but you need to apply for permit of a wand. Besides, there are others magical creatures apart from the ones introduced in the series.

Next, I am particularly fond of Eddie Redmayne in this movie as Newt Scamander. He gives that innocent looking face and the care-free spirit of a young adult pursuing his passion. I notice that he always bends his neck at an angle, is this the side effect from portraying Stephen Hawking? In the movie, Newt is very passionate about all the magical creatures, he will be a great vet in our world. That motivates me to be passionate about what I am doing now. Or perhaps the courage to pursue what I really wanted to do. 

As I am reminded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book series, there are indeed a lot of possibilities where each character's story can be expanded. There are many notable ones and also many less known ones such as Newt Scamander.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more stories even though there are some in Pottermore already. There will be another 4 more movies in this franchise, can't wait to see how the story unfolds!

Sunday 20 November 2016

在考试后谈读书

终于熬过了考试那三天,整体上来说还算满意,只不过在温习作业的过程中发现有许多地方需要再花时间去了解和记忆。当时候就理所当然地告诉自己在假期时好好恶补吧。我想我发现了一个真理,虽说读书不是为了考试,但为了考试有其读书的模式。很惭愧的,自小读书最大的动力是考试。也许当时看不见所读的书有什么实际作用,而那时读书最实际的作用是考试获得佳绩。因此,考试成为了大多数学生鞭策学习的工具。只要在压力承受得了的范围内,考试是让学生愿意下功夫的好工具。

这却和那句“读书不是为了考试”产生了矛盾。儿时的自己觉得那句话很有深度,但不是真正晓得其中的大义。这句话就像其他小时候耳闻的格言一样,变成了自己仿效的目标和完美人格的标准。我就不停地告诉自己读书不是为了考试,却也没去思索话中的意义。我就像为了考试而读书般去记得这一句话,但它只停留在大脑表皮,没有渗入心里。久了,自己也就被自己骗了,以为自己读书真的不是为了考试。

再大一些,开始对那句话的意思有一丝明白。既然读书不是为了考试,就不要死记硬背,要活学活用。可是,中小学的许多科目,都算是基础,在我当时的生活派不上场。就这样,读书还是为了考试过关。就算是自己喜爱的科目如华文和物理,如果没有考试,也不会细心反复地去琢磨,也不会好好地做研究,只会在兴趣的驱使下翻阅资料而已。

到了最近,也就是明白自己读书的目的地后,才完整地达到读书不是为了考试的境界。身为一个医学生,我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治疗病人,最起码也不要损害病人的健康。我要学的毕生无穷尽,却与我日后的职业息息相关。我必须能够应用我在这几年学的知识,才能够履行我的职责。忽然之间,知识的运用有了更崇高的范围,不仅仅是在考场上而已。这让考试不再是读书的焦点。原来,当一个学生彻底明白读书的目的后,他读书就自然地不是为了考试。

就这样,我继续地发现考试和求学是两回事,虽然两者之间有一种关系。当你明白这是两回事后,就会知道各个有各个的方法。我知道我读书是为了当个出色、不害死人的医生,因此读起书来就会以这个为出发点。自己还不够了解的课题会勤奋地探索和记忆,不会马虎。如果我天资过人的话,就可以以同样的策略轻松地战胜考场。只可惜我并没有那么天才,也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假设我秉着同样的信念,想在考试前把所有应该懂得东西都记住,那么我在考场上必定碰钉子。熟读兵书不代表就可以打赢每一场仗。同样的,熟记所有的知识不代表会作答每一道试题。应对考试,目的是要顺利过关以便能够结业。虽然考试的目的就是希望测试你是否有适当的知识水平,但单凭大量的知识累积不能够确保考试顺利,其中之一的原因是出题方式的不同。试题往往都是考重点,因此勤做习题来准备考试才是上策,并不是花大量时间来研究。当你透过习题来熟悉出题者的思维后,考试便更加得心应手了。

总结来说,在医学院要考好成绩不一定要满脑学问,只要多看历年考题(考题会被循环使用)。这就是所谓的为了考试,有其读书的方法。

Thursday 10 November 2016

考试加油吧!

再熬多一个星期就可以回家了,回家过圣诞、元旦、生日和农历新年。

当考试越来越接近时,心里就会开始慌张,总觉得有太多的课题要复习,大脑容量不够。此时偏偏大脑也开始疲惫,好像马上进入考场考完算了。

和每一次面临大考一样,心底深处对考试后悠哉的盼望就如一股春泉,源源不绝地从心口溢出,为快要干枯的精神提供动力。就再读多一些吧,不要松懈,做最后的冲刺吧。我相信大多数的学生都是这样挺过去的。

给和我一起奋斗着的好友们,大家一定要一起毕业。

给快要毕业的鸭子和嘉文,这就是学生生涯的最后一关了。

再次拿出我曾经过人的自信吧!这道坎,我必定会跃过去的!


Saturday 5 November 2016

新人类?

从前只以为别人可以把你当朋友,或者是不当朋友。当朋友的,就好好珍惜;不当朋友的,就不相为谋。这似乎非常直接了当。

最近才发现,其实别人可以把你当朋友,或者是好朋友。怎么说呢?他们看起来就是你的朋友,有时又常常约你吃饭聊天和你接近得让你感觉他们当你是好朋友。而你日积月累,也觉得你们变成了好朋友。突然,他们做了一些你认为不该对好朋友做出的事,却发现其实他们并没有讨厌你。你开始挣扎,试图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后来你退一步,站在一个普通朋友的立场上看事情,惊讶地发现他们的所为完全没有错。原来,他们一直只当你是朋友,一个普通的朋友。他们偶尔对你的过度善良,骗走了你善良的心。

其实不是他们,只是她。她,是我个人第一次遇见此类型的新人类,目前还没遇过第二个。有人说,这就是她的性格,就像我偶尔喜欢放纵自己的情绪一样。到头来只能怪自己多心了,都是自己让自己痛苦。

以后该怎么相处呢?闹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往日大概不会有交集了。基于大家还是要一起上课的理由,尴尬终究会化解,但我已汲取教训,好好保守我善良的心。

感谢身边的好友,真正的好朋友,不管你们在世界的哪个角落。还有还有,那位特别的妳。我知道我的性格脾气,今年才彻底知道不是每一个人能够谅解,有些人还会反击。

Friday 28 October 2016

火光之灾

想起那天的事,虽然我并不在现场,但还是心有余悸。

早上我如往常一样7点起床,读了圣经,吃了早餐,和美女通电话后便开始温习功课。那是8点45分。不久,手机便开始响个不停,聊天室里传进了很多讯息。消息说医院起了火,我离开座位到阳台上举目观看,看见一小团灰烟从某栋建筑冒出,看起来不是很严重。当下我以为应该是有什么小东西烧起来而已,问题不大。通报了室友,大家便一起在阳台拍照。

大概十几分钟后,我继续温习功课,手机还是响个不停。消息进一步说明是加护病房失火了,有六人深陷火海。我想了想,那六人应该都是病人吧,加护病房里都是病重的病人,要逃跑是困难的。

总之,整个早上的心情还没受影响。心里还想要不要过去看一看,看看院方如何处理这一类的突发危机也算是上了一堂课。如果事发在隔天同样时段,我一定身处在那加护病房隔壁的女病房里。感谢上帝吧,虽然火势没蔓延及遭殃其他的地点,不在现场也是应该心存感恩。

接着,校方急着要点名,确保每位学生的安全。我当时候觉得有一点夸张,这只是失火,没有大爆炸,会殃及其他人的几率应该很小吧。但还是能明白这是标准运作程序。后来,我接到了身在吉隆坡朋友的电话,才明白事情应该传遍全马各地了。我便决定自发向各个聊天室先报平安。

下午,消息确定了那六位病人无一生还。我的心情逐渐沉重起来,我在想这起事件对未来的影响。也许当时候不在现场是好事,亲眼见六个人活活被烧死实在是很痛苦的回忆。这起事件是新山中央医院创建自1882年来最严重的意外。傍晚,新山下起了滂沱大雨导致部分地区水灾。忧郁的雨天,似乎是大自然为这起事故的哀悼。

也许医院会发生火灾是一件不应该发生的事,但意外难免,在加上我国的政府医院大都长年失修。希望此事件能够给政府一个警惕,好好地装修每家医院。

Friday 21 October 2016

OSCE

我忘了是否曾经和大家介绍我在医学院的考试模式。这一次就来说说我每一年年终考在考什么吧。也许大家会好奇医学院是如何测试学生的,除了我们熟悉的笔试,还有另一项就是OSCE了。OSCE 是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的缩写,如果要翻译成中文便是客观的临床考试?这项考试也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其方式就如同其名称一样,要客观地测试每一位学生。以往的考试模式有几种,大都是一两位考官对一位学生,考题有时会不同,而且印象分起着较大的作用。我想OSCE就是为了克服这样的缺点,使得考试比较公平。

OSCE是如何运作的呢?其游戏规则如下: 


  1. 今年我们会有十个站。一个站占据一个小教室。
  2. 一个站设定为十分钟,所以整个考试为时一百分钟。
  3. 每个站的前两分钟是读题时间。考题会贴在小教室的门外。
  4. 两分钟后,铃声一响,马上进入小教室作答考题。
  5. 八分钟后,铃声再响,换下一站。
每一站里都会有一位考官和一位假病人(演员)。考生便依着考题的要求检查病人,或拿病历,或作解说等等,总之考题层出不穷。考官都坐在电脑荧幕前进行打分。哪个步骤会得分统统都显示在电脑荧幕上了,考官只是点击而已,这样一来每个人的考题都一样,得分的理由也都一样了。我想在时间的压力下完成考题也是考试其中一项目的吧。

大家可能也察觉,不可能一百二十位学生同一时间考。因此,学院会把学生分成几组,大家在不同时段考,较迟考的必须被隔离,以防考题泄漏。

考前的心情当然非常紧张和压力,一百分钟看似漫长,但在肾上腺素的作用下那只不过是转眼之间。我通常需要一些时间适应,然后就会抱着玩游戏的心情过关斩将。整个过程其实很有趣,当然前提是你大多数的考题都会答。听说每一年都会有人崩溃,希望这一年不会是我。

除了OSCE,我们的笔试也稍微不同。其他的医学院都会有作文题,我的呢只有选择题。医学院的选择题不只有四个选项,选项可以达到十多个。由此看来,考题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大家很想挑战这类的考试模式,就报读医学系吧!

Friday 14 October 2016

新加坡医院游

最近这个三个星期都在写游记,无疑导致大家认为我的生活过得轻松惬意。其实不然,考试的日子一天天的逼近,心里焦急紧张,却也没办法。这一次,教授邀请我们“出国”看看他动手术,考虑到本地很难有机会看类似的手术,便决定暂时忘了考试,豁出去了。

事实上,另一个让我想去的原因是可以在教授家住一晚。我猜测他的家一定就像五星级酒店,能提前去体验很不错。可是后来馨平说太早过去未免会浪费太多时间,所以我们决定在当天一早出发。

一开始预计这个行程只会花上半天,可我心里总觉得可能会用上一天,结果真的“心想事成”,时间的耽误让我们傍晚才回到家。原本馨平还说一定要带我们去吃“老伴豆花”,也因为时间的关系取消了。

说到这里还没具体的叙述重点,其实也没有什么重点,手术过程我没能力准确地一一描述,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吧。这位教授是位外科医生,我们看的是胃绕道手术。在医学界,内科和外科医生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无论在人格或决策方面。到目前为止,我遇见的外科医生大多数都脾气暴躁,而内科医生则大都温柔体贴。为什么会这样?只要进过手术室你就会完全明白了。我认为手术室里的高压环境是一个因素。接下来,提到胃绕道手术,大家不会想到糖尿病吧?这位教授早在二十年前就大力提倡围绕道手术是根治糖尿病的方法。而内科医生及社会普遍认为糖尿病无法根治,只能控制。现今,这种分歧还是存在的。

到过了新加坡私立医院,和本地的医院相比真的有大差别。整个体制都比较优越,让我打开眼界了。就连医院里餐馆的食物都非常棒。旅途中,有好朋友谨学的陪伴是好事,只不过和馨平依旧水火不容。





上一次到新加坡是和宝贝旅行。这一次在这个城市穿梭时难免会思念。

Friday 7 October 2016

居銮游记

有个在读先修班认识的朋友,名叫慧心,感情还不错。她现在也在修医学,我们每年都会出来见一两次面。今年我们来到了新山,由于地理的限制就没打算要见面了,直到另一个朋友提议到她的家乡居銮看看她。考试将至,我也希望留在家里啃书,不过后来觉得难得有朋友愿意开车北上,在加上算是好朋友,不应该拒绝,就愉快地答应了。

我上一次到过那里大概是十年前,那时我爸暂时在那里看管叔叔的工厂。妈妈会带着我和妹妹搭半夜的巴士从北海到居銮,印象中一睡醒时天还没亮就抵达了。十年,对一个市镇来说应该会有很大的改变。我对居銮最深刻的印象是那家工厂和居銮火车站旁的咖啡店,其他的都想不起来了。

这一次旧地重游,当然是想再到火车站吃早餐。我们花了一个小时半便抵达目的地,和慧心会后就前往火车站。由于算是旅游景点,再加上是火车站,所以人山人海大家都挤得水泄不通。好不容易找到了座位,四处观望,终于寻回定格在脑海里多年的那一幕。记忆就像一张张只有自己看得见的照片,有时不会很细腻,但图里的格局都可辨认。透过板墙的百叶窗,可以看见火车和铁轨就在十米之外。桌椅看起来很新颖,我想一定是有整修过。

至于居銮其他的大街小巷,我真的完全没印象。我喜欢这个市镇,就像喜欢怡保一样。它给我的感觉是宁静和淳朴,和我心中的考试忧虑成了强烈的对比。或许不是小镇的魔力,而是我以游客的身份莅临,使得眼目所及之处都显得美好。

值得一提的是,居銮市中心也有了壁画创意艺术区。看来这股热潮已经渗透全马各个城镇了。虽然对我而言已经没什么新意,但对于提升当地艺术水平是有帮助的,人文修养因此提高,大家也多了个好去处。





Friday 30 September 2016

迪沙鲁果园游记

这是由院方安排的一次游记,全体同学都必须参加。如果你讶异医学系为什么会和果园扯上关系,难道是为了让我们减压透透气?我想这是“真正”的理由吧,不过也该有个“恰当”的理由,院方才会赞助交通、 门票和午餐啊。其实在我们的课程当中有个单元叫职业健康,内容是专注在各行各业里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譬如说机器故障受伤、工业化学污染等等会威胁职员健康水平的危险。

我们这一次去果园的主要目的,就是勘察果园里关于职业健康方面的设施是否充足。当我们随着导游的脚步在果园里穿梭时,并没有看见任何员工在采摘水果或施肥或除草,所以无法履行我们应该做的勘察活动。整个行程就如小学生出游一样。果园里还有个迷你动物园,大家开心地喂食兔子和羊只。接着,我们聆听关于蜂蜜的解说,而我也买了一瓶纯蜂蜜。最后,我们享用了为我们准备的午餐才踏上归途。之前有计划在果园买水果,后来转念一想果园里水果的价格没差多少,所以不买了。


就这样,我们看见许多果树。说真的,除了常见的果树如木瓜和香蕉,剩下的果树种类也不多。我觉得最特别的是可可树吧,我还是头一回见过。








Friday 23 September 2016

分享

最近在听伍思凯的《分享》。小学时期就接触这首歌,如同其他歌颂友情的歌曲,这首歌最常出现在毕业典礼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的人也多了,却不是每个人都是朋友。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有时候会去分析和思索到底谁是自己的知己,好朋友,朋友和同学。谁是可靠的,谁只是表面的?也许就如歌词所唱,时间已做了选择,什么人才是朋友。能经过时间试验的友情才是最好?但是有些好朋友就算没常常联络,那份真挚的感情犹存。而所谓的好朋友,也是双方面的吧。你可以把一个人当成是好朋友,可是对方却不然。当面临选择时,心中对朋友的等次区分就显而易见了,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通常如果有几个朋友约我吃午餐,我会答应和自己较好的朋友,除非之前已经约好了。

可是后来又觉得何必这样地为难,相逢是一种缘分,好好对待每一个人也无妨。人在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朋友,各个领域中也能有当中的好朋友。如果用图表来呈现,各个领域就像不同的大圈子,每一个大圈子里又有许多小圈子。譬如说我现在身在新山,自然会和这里的好朋友生活。回到了北海就会和那里的朋友出游。虽然这看来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但我认为有一些友情是超越区域和时间的,而且可能会不朽。尤其是在现今科技通讯发达的世界里,好朋友不是只存在记忆里,可以随时都在保持联络。这是最珍贵的吧。

和朋友们聚在一块,最主要的还是那一种快乐。就算不是最好的朋友,也可以聊得开心。对于朋友这个课题,心中还是有许多想法和矛盾,太多感受,非三言两语所能形容。或许有一天我会静下来慢慢理清思绪,再次逐笔写一篇“论文”。


这首歌就送给我的好朋友和知己们吧。


与你分享的快乐,胜过独自拥有,至今我仍深深感动。

而我最好的朋友们,不必点名,自己应该会知晓吧?哈。


Friday 16 September 2016

中秋节

自从离开家乡到外地当游子,每一年都不忘庆祝中秋节。仔细想想,从小到大中秋节对我而言从来没有如此有意义。也许中秋意在团圆,因此离乡背井的我们才会特别想趁着这个日子聚在一起解乡愁。

起初我以为没有人会搭理我一起提灯笼游街的建议,认为这样烂漫的举动只有我会去做。结果大家都反应热烈,有些是冲着玩蜡烛而来。虽然在这里时时都可以和朋友聚餐,可是以佳节的名义开的饭局氛围就是不同。究竟这是为什么?我想大概是从小大家被灌输的佳节意义吧。儿时在家里目睹父母买月饼回来,和亲友猜灯谜和提灯笼,长大了我们才会依样画葫芦。我看见了文化传承,在大家都愿意一起腾出时间来庆祝的时候。

当然,在无法和家人团聚下,大家只好和好友们一块吃月饼。在我的公寓左边不远就是马来人的坟场,沿着路可以走到大学去。我的想法是在漆黑的环境下提灯笼,从灯笼照射出来的烛光才显得美丽。有些同学就不敢冒险了,最后只好往右走,走到大钟楼前的广场。夜里的广场都十分热闹,像个小夜市和游乐区。除了吃的,还有租滑轮,吹气泡和小电动车等活动供人参与。可想而知,那里灯火通明,我们提着灯笼显得多余。

广场上友族同胞较多,仅我们八人是华人。我显得一丝害臊,觉得我们这样必定会吸引大家的目光。不出我所料,大家都看着我们,有些还和我们道贺。顿时,我们仿佛代表着全马华人,正在传扬我们的文化。到了广场的一隅,蜡烛也烧尽了,大家便围坐吃月饼。身为大会主席,我开始学着记忆中小学作文《中秋节》里的进展,述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和作文里不同的是,我不是公公,我们不坐在大树下,最大的差别是大家对我的版本很有意见。我跟着社会的变迁做出了合理的新编:后羿对嫦娥一见钟情,在多年的努力下终于夺得美人归。后羿为了老百姓的福利,终日努力练习射击太阳而忽略了嫦娥。就在后羿奋力射下九个太阳的时候,嫦娥有了外遇。后悔莫及的嫦娥无法面对后羿,只好偷吃了两颗成仙丸,以为会因分量过多而死亡。谁知几天内嫦娥慢慢地飘起来,最后飘到了月球。聪明的嫦娥借了阿姆斯特朗的太空装。至于玉兔,是因为误食了嫦娥的粪便,也飘起来了。

能和一班朋友在佳节一起吃喝玩乐,实在很高兴。一边在地上点蜡烛,一边哼着歌。我不禁觉得如果能和随机队队员们一起庆祝,感觉更开心美妙。希望每一年都能够有时间和朋友一起庆祝每个佳节。


抬头望着朦胧的月,黯然想起妳在的地方烈日当空。
月,一轮明。夜,一阵愁。


Friday 9 September 2016

最烂的班级

话说我们这一年级被喻为最烂的一班,起初我不以为意。

那一次是这个学期的开始,由于开斋节的缘故,许多同学便索性逃了一整个星期的课。这样的集体逃课行为引起了校方的注意,第二个星期便召见大家,给予非常严厉的批评。

负责管理我们医学第三年的教授在讲话中语重心长地劝诫我们要改过自新。要点是说我们的成绩不理想,品格方面也格外令人担忧。成绩不理想我也没什么好说,我们在医学第一年时是有史以来最多人重考的一年,自然也是最多人留级的一年。品格呢,许多教授投诉我们目无尊长,爱翘课,不上进。我想这只是一部分的学生而已。最后教授带着无奈的口气以一句“最烂班级”作为结束。

当时我仿佛回到了中学,在周会里听着校长们无奈地训话。我也就如中学时,没当一回事,毕竟教授说的肯定不是自己。说我们是“最烂、最糟糕”已经不是第一回了。我总觉得每一届的学生都被说成是最烂的。原因无他,印象没有度量,所以只要教授不满意,学生就是最烂的。而当时当刻,我晓得教授是针对哪几位学生而说的,除了有一点厌烦害群之马,也没太在意。

那是两个月前的事了。两个月内,“最烂”的病毒似乎在蔓延。不同的组别都传出一些坏消息,其他教授的投诉越来越多。许多学生的出席率不达标,测验成绩没有进步。这使得我开始相信,我们是教授们教过最差的年级,成绩和态度双双都糟透了。

根据最新资料,有差不多十位学生可能因为成绩欠佳面临留级的窘境,有更多的学生由于出席率的问题同样面临留级的风险。通常校方每一届都收一百三十个学生左右,小我们一届的学生只有九十多位。这意味着我们这一年校方能够踢走大概三十位学生。这显然是个噩耗,距离大考还有两个多月,我也得加倍努力,确保自己远离留级圈。不过,我还是坚信,自己不是最烂的。

Saturday 3 September 2016

原来你都在

最近爱上了这首歌。优美的旋律,琅琅上口的歌词。我听歌的习惯,是喜欢了一首便不停地重复播放几天,直到听腻了为止。这也不能怪我,有时一首歌的旋律会不知从哪冒出来,然后绕着大脑不肯走。唯有让大脑对其产生倦意,才能使其消失。

或许这一首歌的歌词,和之前许多首一样,和我产生了共鸣。恢复单身的近一年,虽然过得惬意潇洒,回首却发现原来那一个人一直都在。说了再见,却仍旧存在。而我,也似乎不曾离开,不至于随传随到,但唾手可得。

有个朋友,由于觉得自己需要空间成长,毅然和交往几年的男友分手。后来复合了,问起她怎么回事,她也是一句“其实他一直都在”。

未来的我们,会遇到谁我们不晓得。百花争艳,就算有一百次心动,却始终愿意守着心中的那一株芳草。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为的不是承诺,而是年积月累的爱。哪怕许多年后爱淡了,那份温存足以暖和彼此的心。


 二见钟情的爱,一定就是爱。

Sunday 28 August 2016

晚会

在大学,一年一度的晚会其实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对我而言,重点是在于吃。晚会就不过是大家盛装出席一块儿吃大餐。对于女生来说,这是她们展现魅力的时候。她们当中有些妆扮起来真的和平时不同,更漂亮得体。至于男生,服装上除了大致相同的西装就没有太多的看点。

说到吃,今年的自助餐比起往年美味了许多。前菜,主食和甜点都不错。除了吃,晚会的另一个重点就是找朋友合照。这也非常合理,穿得如此好看不留张照片作纪念实在说不过去。晚会上同学表演的节目都还可以,可是在当时大家不是在吃就是在聊天,余兴节目都变成了背景音乐了。



晚会结束前的跳舞时段,我个人没什么兴趣。随着摇滚乐和灯光摇摆身体不是我表达情感的方式。也可能是自己没有达到“嗨”的程度吧。那天晚上我也有尽量找乐子,不过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走动上。想和朋友聊天,由于人太多和大家都忙着做别的事情,也只能够寒暄几句而已。



如果妳也有出席,会是怎样的打扮?看见有些朋友携伴出席,起初有些羡慕。后来呢,我都觉得呆在那里没意思了,让妳一起来受罪不太好。不过,如果明年妳有机会也就抽空出席吧。有人赞我的衬衫看起来可爱,明年我就再挑更可爱的吧。


Sunday 21 August 2016

冠军



这几天在面子书上,大家都在关注同一样事情,那就是奥运羽球赛。虽然早在很久以前我就知道国际羽球赛期间是马来西亚人继独立之后最团结的时刻,但这样一个现象还是很奇特。每一场比赛,全国人民不分种族都在为球员们祈祷加油打气。特别是男单项目,大家都希望李宗伟能夺得冠军。然而今届的奥运我国有三只队伍闯进决赛,夺得大马史上第一面金牌的几率提高了,这更加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期望和关注。

我有个朋友是个羽球迷,每一场奥运羽球赛她都看。在三场决赛还未开打之前,我们一块儿吃了顿饭。饭局中谈到了奥运,有人提议大家聚在一起观看男单决赛,如果李宗伟胜过林丹的话。我毫不在意地强调了“如果”。她顿时大声叫了一声,双手大力拍打桌面。那声巨响把餐厅所以人的目光都吸引到我们身上。我们愣了一下,她目光愤怒地说了句“touch wood”。看来她走火入魔了。

二十四小时前,我和同学在大学的讲堂里一起观看男单决赛。比赛结果大家都晓得,面子书上大家都在为他鼓励加油,也为他感到惋惜。那位羽球迷没有参与我们,她说她怕控制不了情绪。想必她在房里一定是哭得很凄惨。回想起2008年的男单决赛,经历了如乘坐过山车般的心情起伏,最后还是输了。那种失望很难受。从此告诉自己要淡定,不必太“入戏”,为的是不要失望的感受。2012年,我没看,没那个勇气。今年,在大家都斗志激昂的时候我还是没抱太大的希望。因此,才会遭遇了上面所述的情况。我并不是不希望他们能够胜利,这只是我保护自己脆弱的灵魂的方式。没有大期望,输了不会太伤心,赢了反而更开心。此外,长大了我觉得我个人并没有对他的成就有任何贡献,似乎没资格失望,也不配分享胜利的荣耀。

那场决赛,理智最终还是掩护不了情绪,我迫切地希望他能够完美地退役。全马国民都要那面金牌。最后摘不到,心里失望难免,心痛是为李宗伟。我感觉全国人民都在哀悼,自己的心情也非常失落。他真的用尽了洪荒之力,为的是完成大马人的梦想。当他终于打败了宿敌林丹时,却被另一人拦住了去路。我想最难受的还是他本人吧。多少年的汗水,多少年的煎熬。这就如当年的刘备诸葛亮,曾经许多次都差点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最后只能郁郁而终。李宗伟的青春直至最后一刻都献给了羽球。

也许李宗伟也曾感叹,既生李,何生林。不过,或许没有林丹这位强大的对手,也就没有李宗伟这位国民英雄。从某个层面来说,是林丹点燃了李宗伟求胜的欲望。男单半决赛的结束,让全世界见识了羽坛最伟大的友情。无可否认,那是非常动人的时刻。双方18岁相识,在比赛上是宿敌,私底下的交情一定也不错。那场比赛,可说是创造了历史,也可说是最伟大的比赛。林丹因为李宗伟的缘故,年过三十也参赛,然后提前对决了。那场比赛,真正地突显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精神,是全世界人的模范。

他们缔造了这是我们这一代的辉煌。下一代的故事谁是主角,我国第一面金牌由谁夺取,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Monday 15 August 2016

祝妳一路顺风



这几天突然回去给自己放假,实在是一个很特别的经历。决定回家,是因为要在妳离开前多见妳一面。当然,也要见见还在康复中的外婆。

有个朋友对我说,如果换做是她,她会每个星期都回家见女友。其实我也想啊,只不过课业繁重而且旅途遥远,前两年如有假期也不愿意返家。这一次,想到妳离开后一年才能够回来了,这一趟旅程将会是值得且意义非凡。

我并没有让外婆和妳知道我会回去。许多次,我们聊天时我差点说漏了嘴。抵达北海的第二天早上我去探望外婆,她非常惊讶和开心,就如妳一样。阿姨则说我的父母很厉害保密。舅舅拨电至外婆家,我接了他问我怎么在外婆家,我回答这里是新山,他也就信了然后挂上电话。外婆因我的恶作剧也乐开了怀。

至于如何出场吓唬妳,我本想买份礼物,却来不及。当天选餐厅吃午餐的过程繁乱,谢谢大家的合作帮忙。此外,妳以为大家的行为怪异是因为要给老师生日惊喜,这也多少灭了妳的疑心。不知老师也是否有察觉异样。

这一次,我们打破以往的约会方式,觉得也不错。少了逛街看戏,我们选择尝试以前我们没一起做过的事情。虽然很早就有和妳一起运动的想法,可是妳怕热也不喜欢流汗,料不到妳会喜欢游泳。终于等到妳买了新的泳装(大概有三四年吧),可以过来我家游泳。最近都有车供我用,到妳家载妳到处走的感觉很好,不需要偷偷摸摸。妳在准备出门,妳妈还邀我入屋等妳呢。

祝妳一路顺风吧,我们一路走来都经历了不少,未来一年也必定可以挺过去。各自有各自的生活让我们可以成长。从前说的十年,现在还有六年。一起向未来努力吧,愿妳一年后学成归来!我爱妳。

Monday 8 August 2016

人生的第一场演唱会

其实没有想过我马条人生的第一场演唱会会是周杰伦的。从小到大都不会特别迷恋哪个明星,也没有什么事或爱好什么的能让我特别疯狂。要说喜爱的影星,我会选Benedict Cumberbatch,歌星呢,我都选歌不选人。我想,唱最多我喜欢听的歌的歌手,就可以算是我喜欢的歌手吧。这样一来,我便喜欢五月天,林俊杰还有周杰伦了。

不过,在这个年龄的我,从来就没有去演唱会的念头。那为什么这一次回去呢?这就要追溯到几个月前我妹妹打来的那通电话了。她算是粉丝,便大力邀我一同去看。长话短说,我被她的三言两语说服了,买了六百令吉的票。第二天一早睡醒,才觉得好像做错决定了。从那天起,我似乎应该当个粉丝,才配得上那个票价。

后来想了想,这么贵的票价应该可以坐很前面,这样还不错。到了现场才发现原来还是看不见舞台上的周杰伦,荧幕上的周杰伦也不会太大。反观,最低票价的位置虽然在体育场两旁,但是至少居高临下,看得比较多吧。所以说,我多付了四百块钱。

看现场和看YouTube的最大不同是,现场的舞台特效很多。音感我没办法体悟出差别,因此,演唱会是用看的。总结,虽然这个体验不错,但我还是认为不值票价。如果慧圆看见了这一篇文,请原谅我。






Saturday 30 July 2016

美禄卡车



似乎人人都赞同,最美味的美禄是来自那辆绿色的美禄卡车。也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到底厂方泡制的美禄放了什么特别的原料,让美禄喝起来如此地不同凡响。小时候,我也尝试在家试验不同的成分,希望能破解美禄工厂的秘方。我曾经把不同比例的奶粉和炼奶掺和美禄可可粉,也试用过鲜奶,却还是徒劳无功。

相信大家都非常怀念常常在运动会或嘉年华出现的那辆绿色卡车。就算是现在当卡车出现时,大家也会纷纷涌向前排队领取。

当然,一杯并不足以满足那令人眷恋的口味。

我们不是小孩,我们是冠军。

Friday 22 July 2016

读书的动力

是的,最近又觉得自己读书不用功,好像自己很愚蠢,有种疲累想放弃的感觉。也许我自己真的变得愚笨了,还是东西太多记不起来。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读书很厉害,一直到念了医学系。那天和曾经教我音乐的老师聊起这事,他说他是上了中学就知道自己不聪明。我想至少他有音乐这方面的天赋,而我就连自己以为拿手的事都干得不好了。虽然我喜欢念书,但要在短时间内念那么多东西就觉得力不从心。就算念了,也因知识消化不良,所以记忆不长久。当然,有些知识当下了解得透彻,过后也忘了。有些甚至看了很多遍,到头来的结果还是零。因此,自己深刻地体会到脑细胞正在退化,还真无法想象将来要如何在这行立足。想着想着又绕回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这个问题。

独自难过了几天,偶尔又有了把书啃完的欲望。动力的来源是同学懂的我怎么可以不懂,还是那原始的怕输心态。可是这时也再一次发现,时间还是不配合。我天资不够无法短时间读完该读的书。或许我该这么说,时间其实是有的,只不过我的大脑不能长时间专注,再加上我早在六年前就开始有睡眠问题。除了这几项,我在此时读书生涯遭遇瓶颈的原因还有很多,包括基础不稳再往上堆砌都无用。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有位教授很会教书,可是对学生就苛刻了些。无可否认,当初他在马大医学院被上个年代举国无双的医学界人才刻苦的训练是最好的。就因为这样,当年马大医学院的水准才会如此的高,也造就了他,而造成了我们今天的苦难。他常常让我们觉得自己很愚蠢,从而激发我们努力上进的心。我上个学期也因为他的教导而非常有动力地想好好念书。悲哀的是由于一直“被压迫”,上进的心变成无奈。总觉得除非是天才,要不然读再多都还是会被认为愚笨。他的要求太高了,心中的那把火被扇起,却因为扇得太用力而灭了。今天朋友就收到了他的短信,是劝说朋友应该更加用功,不眠不休,不放假,不享受,就像武侠小说里那样闭门练功。朋友也因此有了我那种突然觉得自己很差劲的感觉。

当自己下决心要更下苦功,日以继夜地念医学时,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轻轻的问这般努力是否值得。我向来都不喜欢只念书,想花时间做点别的。这样人生才不会浪费,生活品质也会提高。要怎么在作息上取得平衡时另一门学问了,但是如果要真正地发奋图强,我的智力限制我的速度,我必须花更多时间在学业上,这导致其他方面必须稍减时间。我以前也尝试这么做,把玩乐的时间都推到放假,学期里的时间都用来念书。结果搞得自己身心疲惫,有时读不下去了。

无论如何书还是要念,一天也只有二十四小时。自己已拟定了一个对策,看看是否有效吧。

Sunday 17 July 2016

妳的样子

今天通过谷歌制作了妳的肖像。这是我尽最大的努力使肖像看起来是妳。可惜选项当中没有建筑师,所以我选了艺术家。整幅肖像我最满意的是衣服了,看起来非常符合妳最近的时尚品味。下次看看我有机会为妳亲手绘制百分之百妳的肖像吧。


Friday 8 July 2016

第二学期始

两个星期的假期就这样结束了。只能说真的是太短暂了,短暂得我无法把我爱吃的统统吃一遍。最遗憾的是没能吃到阿波罗巴刹的鱼丸和麻薯,太可惜了。下一次回家要好好地大吃一顿。

这一次回家,事实上并没有在自己的家住上几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外婆家度过的。我也想多陪陪外婆,陪她说话和看电视节目。而对外婆来说,能够见到我就已经足够。我察觉到她只是要我在她的视线范围内。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其实只有两堂课,早知如此就不回来了。不过,我回来了却也好像在放假,有宝贝的陪伴。趁着开斋节到新加坡一日游,才发现和我们不管是地理还是文化相近的国度是如此的陌生。我上一回来新加坡是四岁时,印象中只有舅舅的组屋。而我对新加坡旅游景点的印象也停留在圣淘沙岛和乌节路而已。这一次过境,在心理上有很强烈的“马来西亚人”和“新加坡人”之分。这算是我爱国的表现吧。另外一件让人咋舌的事物价的问题,到了新加坡才发现虽然新币的面值比马币大了大概三倍,那里的物价并没有因此“便宜”了。一杯星巴克也要十多块新币。 

今天下午送走了宝贝,也应该好好收拾心情准备上课了。刚离开机场不久,就收到校方的电邮通知,十天后会有考试。看来真的是要努力一番了,放假的心情遇上了考试的压力,其中的转变需要很大的能量来维持。

第二学期是会比较忙碌和困难,虽然有点害怕接踵而来的压力,但日子也必须过。就像好的日子最终也会成为历史,坏的日子也将有过去的一天。为自己加油打气吧!

Saturday 25 June 2016

复合

是时候在这里公告天下了,许多次想提到这件事,却又想保持低调。这一次没有像往常一样击鼓鸣笛地宣布,是因为我成熟了。或,至少是我在这一方面成熟了。我和她几经波折,最后还是又在一起。我想我们的故事会是很好的偶像剧蓝本,有哪个编剧有兴趣请务必联络我。不是编剧也可以联络我,我最真实的故事其实不必点缀。

脑海里,向大家揭示我们复合的原定计划是这样的:在一次大伙儿的聚会上,我因为要绕道接她而理直气壮地迟到了。大家都到齐了,我才牵着她细腻的手入场。场面顿时安静得连一只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我呢,当然是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地呼吸。

版本二:在一次大伙儿的聚会上,我和她分车各自抵达。我和她没有刻意地表现出我们是情侣,自然地和大家打成一片。版本二之一:我突然地说我有了女朋友,给点时间让大家议论纷纷后才揭谜底。版本二之二:我慢慢地接近她,然后搂着她纤细的腰,给点时间看看哪位的眼特别尖。

就这样,这些情节在我脑海里彩排了好几个月。结果是,在她回国前我自己在谈话中自然地供出了线索。而我也忘了Snapchat这玩意儿放上去了会有人看见,即使是观众群比面子书少了很多。说这段故事的目的是要提醒大家,想象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看见照片以后,得到了朋友的关心,有的还劝勉我们不要再分手了。这一次真的不一样,我全身上下都感受得到。不只是她改变了许多,我自己也改变了。我们更加地尊重和体谅彼此。以前总是生气她早晨睡不醒,现在她会早起,我也不介意迟些出门。曾经的许多事,都是能够解决的。我们交往的模式变了,如胶似漆并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协商和忍让一直都是维持任何关系的不二法门。一路走到今天,经过痛苦和煎熬,就像那首歌唱的,修炼爱情的悲欢,我们这些努力不简单。曾经毅然放弃,最后才发现,即使未来有某个人在等待,对方在自己心中的地位仍然无法取代。可能,未来的那个人,就是眼前的这个。既然如此,何必再瞻前顾后,就在我和她各自成长的快一年后选择复合,一起继续发展人生。这一次,我们比较光明正大,得到了父母的认可,外婆也喜爱她。

我和欣昀复合了,在英国和欧盟离异之际。欣昀,我爱妳。

Friday 17 June 2016

回家的路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离开家里十八个星期后,终于可以踏上回家的路。还记得从两个星期前开始,我已经等得不耐烦,读书也心不在焉,非常地想念家里。可是考试一过,心情有了奇怪的变化。这个变化可说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第一个变化是,我的态度从心不在焉转成了无所事事。我并不是在吃喝玩乐放松心情,而是成天在等时间过。人生暂时失去了方向,人变得很慵懒,什么是都不想干,只发呆打发时间。不久,白白浪费时间的罪恶感爬上心头,我便尝试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譬如说看看书或读读课本。可是,怠惰还是牢牢地把我套住,身不由己。为此,我难过了许久。

第二个变化是,我突然觉得回家不是件喜乐的事。为什么呢?因为假期只有短短十四天,在飞往家乡的时刻,回程的日子也接近了。除了和亲友相聚的时间短了,下个学期将会更加地艰辛。不过,时间也不会休止,当下能做的只是珍惜一分一秒。或许,下机看见家人的那刻,高兴和温暖会颠覆我的感受,让我能够好好地享受假期和天伦。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让我必须奔向回家的路。昨天,我和别人吵了一架。具体情况很复杂,就不讲了。我只知道其实三方面都没有错,大家也都不知所措,却有一个人表现得很自私,使我大发雷霆。最后是我的同学把我拉走。大家事后都很难过,有的在场的朋友还向我慰问。我也难过,不是因为内疚,而是觉得事情没有必要。如果一切重来,我还是会选择吵架,因为我懂假如我咽下那口气,自己也是同样会难受。既然对我而言结果都一样,当时我就决定硬碰硬了。回家抱抱外婆,心情会变好。

我发现今年我身边多了两个保姆。一个叫馨平,一个叫嘉玲。她们平常都喜欢嘲弄我,却在一些事上让我感动。馨平每天都会绑不同的辫子。嘉玲比较矮小,粗心大意,她妈妈说她是大头虾。那天吵架时,当我决定火力全开时就是她一直在旁劝架灭火,最后还把我拖走。那天看她打圆场我也觉得可笑,个子小常常忘东忘西不在状况,却能够在硝烟四处的场合上发挥自如,有点不可思议。她们常常嘱咐我很多事情,听起来很像妈妈。我自己的妈妈都没那么多话。我总觉得自己比她们成熟,她们还是要不停地唠叨。尽管这样,我非常感恩有她们,至少有人关心我。

第一次发现我是在受保护是在两个月前。那时有人在面子书开我的玩笑。老实说虽然那个玩笑不怎么正当,但我也没难受,毕竟自己的确大意了。嘉玲和馨平怕我看见了受伤难过,勇敢地想那个人理论,还想尽办法避免我在面子书上看见那条贴文。事后,她们反而受到指责。我当然非常感动有朋友会那么地保护我,感谢她们的帮忙。也许,我在她们的面前就像个小孩吧。我有尝试问她们为什么对我她们会母性大发,却得不到一个具体的答案。

现在想一想,在好友圈里许多人都扮演过像她们的角色。阿菁和捏你都一样对我关怀备至,鱼儿好像偶尔会唠叨几句。看来,我真的很小孩子气。话说回来,回家的路就在眼前,短暂的逗留会让我更加珍惜在家的时光。我的随机队友们,又要相聚了!

Saturday 11 June 2016

拳王

这个星期就谈谈拳王吧。

首先,我对拳王阿里没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对他的认识也是从最近的新闻而来。我并不是说我在这之前完全没听过他的名字,只是没有去深入了解他的传奇。在我的印象中他就是一位拳击运动员,大概是由于表现出色所以被喻为拳王,就像球王比利一样。殊不知除了拳王这个称号,阿里还扮演了其他重要角色,因此深受美国甚至全世界人的敬仰和爱戴。

上了医学院,有多认识阿里一点点,那是因为他患上了柏金森症。教授说这可能是由于他长期头部承受撞击而导致,不过这也只是其中一个风险而已,不完全是发病原因。

当我阅读关于阿里的生前资料后有些惊讶。原来他并没有像其他伟人一样地谦虚,反而非常骄傲。他常常以骄傲的口吻在赛前挑衅对手,并好不羞耻地赞美自己有多伟大,我看了他的视频都有些反感。不晓得当时候大众对他如此自恋的反应是如何的,不过可以从后来大家对他的爱戴看出大家似乎可以接受。他也被喻为喜剧家和诗人,因他辱骂对手的句子颇有诗意。我也明白了为什么一个美国黑人会取名为莫哈默阿里,原来他是因信奉伊斯兰教后才改名的。

除此之外,阿里也算是美国黑人维权运动家。要与大部分人不一样和改变社会风气需要很大的勇气和牺牲。除了他,世界各个角落都有人在为自己的理想社会而奋斗。他曾经因拒绝入伍参加越战而被判监,因为他认为他与越南人没有恩怨,他要对抗的是美国本土的种族歧视。能够一直坚守自己的理念和立场是不容易办到的。虽然如今美国有了一位黑人总统,我觉得黑人的地位并没有和白人完全同等。常常还是会看见黑人和白人的纠纷,尤其是白人警察误杀黑人的事件。

现在我对拳王阿里有了新的印象,他的勇气和毅力让我钦佩不已。就算他后来患病了,还是积极参与许多活动。他留给后世的,不单单只是传奇,还有许多启示。

Friday 3 June 2016

庆生疲乏症

有没有尝试过一连几个星期都帮朋友庆祝生日?

我的记录是一连五个周末都在帮朋友庆生,下一场是后一个星期。我是否该找个下星期生日的朋友庆祝一下,就可以有连续七个周末都在庆生的辉煌纪录了。

虽然这年头要搞个916纯惊喜很难,但是没一些动作好像太草率了。因此,我们还是撒了一些谎,捧着蛋糕突然出现在人家家里。筹备工作还不算多,但要做好几次就会觉得累了。尤其是要战战兢兢避免被发现,所造成的精神压力是不小的。有时人算不如天算,再小心翼翼还是会被揭穿。

那一天,有位男同学参加台湾学生交流营回国,从吉隆坡开车回新山。我们便出门买蛋糕,想在晚上偷偷潜入他屋内。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小时有六十分钟,一分钟有六十秒。当我捧着蛋糕走入公寓时正巧遇见他开车抵达,我只能看着他傻笑。那一天是母亲节,我该买一大束康乃馨作掩饰。天时不利啊。

第二次还好,没什么特别的。第三次比较特别吧,我们躲在阳台十五分钟没被发现。第四次,我们失去地利,不晓得她可以透过镜子反射看见我们。第五次,要哄骗一个聪明的人不简单,需要一团人和。

今年,庆生的预算额似乎比往年庞大,难道是我的朋友变多了?接下来的几次,我当个参与者就好,策划的工作就让别人去承担吧,让我慢慢地恢复精力。

Friday 27 May 2016

五月末

五月天即将结束,虽然每天都会下雨,但新山的天气似乎渐渐炎热起来。前几个月当北马州属都干旱无比,这里却不受影响。

每当我望窗外一望,看见彼岸的建筑,脑里想的是我何时有闲空的时间到“国外”走一走。这个学期也接近了尾声,还有三个星期我就会放假回家。十八个星期没回家,到外地念书几年了这还是头一遭。有时还真的想家了,一北一南,回家的路比以往更长。期待假期的来临,虽然只有两个星期。我外婆可不高兴只有短短十四天,每一次打电话回家她都会问我何时回家,我都不耐其烦地用粤语说六月十八日。外婆说,等我回家吃榴莲。这一次,希望可以带那个人回家让她瞧瞧。

我看我身边的同学,他们有的过得非常轻松,玩乐的时间比读书多。想想自己的时间表,的确有很多的空节,我都拿来啃书了。我一向来的原则都是在学期里就该努力地念书,其他的事可以等到放假时才做。最近检讨了自己这样的方式,觉得有调整的必要。或许我该平衡娱乐和功课,而放假时也不是尽情地玩而已。可是我放假也有读书啊,就是因为假期太长发闷了才翻开课本。我也不是完全闭关修炼而已,也是有休休息看看电影的。也许我该趁着周末多探索新山一带。据说医学第三年是很轻松的,要游玩就要趁着这一年。

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也不太去搭理我的屋友了。虽然她的举止还是很令人讨厌,我似乎慢慢地习惯了。我也放弃了当“省电侠”。先前大家都惊叹每月的电费四百令吉很昂贵,想要减低费用却没有人采取行动,我何必牺牲自己享受冷气的权力来帮他们分担呢?她连电风扇都不愿投资呢。

我与小组里的同学关系渐渐不错了,想起当初的一团糟,现在大家一片乐融融。感谢组长聂鲁每次处处载送我,一次在他红色轿车里发现了一个新加波电台,是全天候播放古典音乐的。那是Symphony 92.4,在网上也能收听。在炎热的下午开车听古典音乐,心情不会那么烦躁,却更加让人昏沉沉。我不晓得有没有人因为收听这个电台而酿车祸。下次睡午觉时可以尝试用电脑收听。

六月,期盼更美好。

Saturday 21 May 2016

X 战警陪伴的周末

上个星期四就在网上订购了最新的《X战警》戏票,满心期待了一个星期,终于在昨天观赏了这部电影。就如我几年前的发现一样,只要在短期内有个令人期待的事物,就能够保持愉快的心情。可是,如此地盼望偶尔有让我整个人变得怠慢。所以我便迷迷糊糊得过且过地过了一个心情。看完电影之后呢,目标达成,有点空虚,是时候再寻找下个能够让人向往的日子了。

先来谈谈这部电影吧。也许是太过期盼而造成要求过高,电影没想象中精彩,不过还是算不错。前半段剧情的发展节奏很好,到后半段就有一些仓促了。我最不满意的是最后的打斗场面。虽然坏蛋最终会被打败是事实,但史上最强的变种人就这样暂时被歼灭不好看。如果坏蛋的跟随者没有良心发现改邪归正,好人就会一败涂地了。电影最后所带出的一点是,团结力量大,再强大的一个敌人都抵挡不住较弱小的好人们。话说回来,这套规律还要看哪方是好人,因几十个坏蛋一起上阵还是一样被叶问打得落花流水。

好了,谈谈我的周末。由于教授把星期一的临床学习课提前了,所以我星期日不必到医院找已经被烦透了的病人聊聊天,检检查。在医院溜达了几个月,我讶异自己还是会很难和病人开始交谈,特别是他们有亲友的时候。也许心底清楚自己是带有目的的,所以才会尴尬。下一课是在下个星期五,这表示我可以不去医院好几天,心里是开心的。因此,我又有一些懒散了,好像完全享受假期,看看美剧和重温电影。目前,念书和玩乐的拉锯战还持续上演中。

是时候告诉大家,其实这个周末不会有X战警来我家作客教我打坏蛋。是的,自己也有点失望,不过老实说我比较希望见到复仇者们。如果真的想要X战警陪伴我过周末,就好好重看之前的电影吧,再上网研究漫画里的剧情,增进对变种人的了解。哎呦,如果我念厚厚的医学课本有这一番干劲就好了。这个周末,研究人体的构造还是变种人的特性,该选择哪一项呢?

Friday 13 May 2016

骨科部门所闻

在骨科部门呆了四个星期,下个星期就换到外科部门了。我个人觉得骨科还不错,病房没有比内科拥挤,不会太闷热。第二,骨科的教授们人很好,非常有耐心地教导,考试给的分数也很高。第三,骨科相对来说病理比较直接简单。

拿病历方面呢,和内科不同的是要完全了解事发地整个过程,每个细节都不可放过。最常见的是车祸,因此要对车祸的发生有全部了解才行,这有助于明白身体可能受到创伤的部位。这几个星期里,我看见的车祸伤者个个都是摩多车骑士,我外婆“不准乘搭摩多车”的家规再次获得有理证明。如果是这类车祸,就要询问时速多少,谁撞谁,撞到哪边,跌向哪边,翻几次跟斗,哪个部位先着地,有没戴头盔,有没不省人事,有没七孔出血,怎么抵达医院等等的相关问题。如果伤者手部受伤,也得知道他的惯用手。总的来说,要多加了解伤者的生活起居。这是因为伤者大多需要修养一段时间无法工作,如果下半身受伤就会行动不便,需要人家照料。

除了骨折等骨骼创伤,常见的还有各类关节炎,大多数都要做膝盖置换手术。人造关节的使用期限只有十到十五年,而且通常只能够再换一次。这对于老年人来说也许不是问题,对于较年轻的病人却是坏消息。有个三十多岁的病人由于长期服用中药,摄入过多的类固醇而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必须置换关节。我思索当她六十多岁时该怎么办呢?或许只能与轮椅度过余生了。

见识了许多病症,对我而言最大的启示是要照顾自身安全。看见了这么多宗的意外,不管是车祸或工地或其他的,我似乎连步行都谨慎起来。一失足真的可以成千古恨!大多数的伤虽然可以复原,却无法像以往般灵活了。还有,糖尿病的并发症也相当可怕。那些病人发烂的足部,是从一个小伤口而起,慢慢地吞噬整只脚,截肢只是唯一的办法。也许有一天我会变得麻木,希望这些病人的情况可以不断地警示我要好好的照顾健康。

Saturday 7 May 2016

英雄内战

看了《美国队长之内战》,觉得整体上还不错。虽然剧情和漫画故事发展不同,但还可以让人接受。在大家都熟悉英雄打坏蛋的框架外让英雄自己厮杀,体裁鲜明而且有一点真实感。朋友之间会翻脸,英雄们也有意见不合的时候。

英雄互相对抗的背后,政治是主要因素。我看英雄电影或动作片的时候就常常觉得一座城市就这样被摧毁,市井小民真的是好可怜。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在槟城开战,槟威大桥就会遭殃,升旗山也会燃烧。多年来的辛苦建设就这样毁于一旦,这时有多少人会为英雄欢呼啊。这一集就交代了这个问题。漫威世界里的人民开始了抗议,导致联合国要管制英雄们的行动。因此,和世界上所有的政策一样,意见的分歧实在难免。

又是一个没有绝对对错的场面。接受联合国委员会管制或许可以让人民安心,不过代价是英雄失去了自由,而委员会一定有政治目的,他日变卦了又是另一个问题。这场对抗的最终结果是两败俱伤。

电影延伸的意义是体制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系统是完美的,我们只能在不完美中自己权衡。如果英雄们不要向任何人负责,就要有像美国队长般正义的领导,才不会日益猖狂偏离维护地球和谐的使命。问题在于真实世界里有多少个美国队长,可以时时刻刻自我鞭策不改初衷。就算身为美国队长,大家也会质疑谁赋予他如上帝般的审判权力。当然,如果接受了一个体制的管辖,就会有被摆布的可能,除非组织也清廉公正。

所以,我们都在为自己认为是最好的理想奋斗。结果是如何,在做决定之前没人知晓。在英雄世界里,我选择支持美国队长,虽然我喜欢钢铁人。我相信美国队长会保持正义感。

Monday 2 May 2016

蒲来山游记

虽然隔天有小考,我还是不顾一切地选择和朋友们登山。我想我一年里都会翻山越岭到Pantai Kerachut 两三次,也算是经验丰富及经过训练,这一趟应该不会有问题。

我们的计划是翻山后抵达瀑布,并在那里野餐。学姐们特别为我们准备了三明治和许多食物。驱车四十分钟后我们到了目的地,由于是劳动节,大家似乎停止了劳动,而开始了运动。这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还以为会人烟稀少,却看见人山人海。我背包里带了小课本,想象着自己可以坐在石头上,在大自然的熏陶下让知识渗透脑里,耳边传来的潺潺流水声不时夹带着清脆的鸟鸣。

想象,从来都是那么的美好。

水泄不通的人群已暗示着幻想的破灭。我们开始沿着泊油路走,愈走路愈陡,后来好像在爬了。这时我已经是在队伍的后头,吃力地追赶。这时我才发现,之前所谓的训练,爬的都是梯级,走斜坡实在是太辛苦了。后来我们到了岔口,选择进入森林中。这段路比较像我熟悉的路,却还是一样没有被铺过,都没有石阶和扶手绳。老实说我开始后悔了,这段路比通往Pantai Kerachut的那一段难好几倍。路非常的窄,而且后好几次必须手脚并用地爬上去。更糟糕的是,那里完全没有休息亭。爬了大约四十分钟,终于到了一块比较平坦宽阔的地,许多人都在那歇息。当我们想一位长者询问还有多久才到达瀑布时,他指出还有三分之二的路程,并说如果目的地是瀑布,就不应该转入刚刚那个岔口,而是沿路直上。

我听了决定放弃前进的挑战。我想我的体力应该不够把我推上山顶,再说我还有小考,不可以消耗全身的体力。我和几个友人做了明智的选择,那就是打退堂鼓。这也算是人生的一大哲理,迂回不是认输,而是一种策略。我明白了为什么Pantai Kerachut的山路比较好行,这是因为自己不断地鼓励自己美丽的海边风景就在前头。除此之外,回程可以乘快艇。至于这一趟,我爬得多远,回程就有多远。

虽然我做了明智的选择,但是不代表没有挑战和风险。如果说上山路不好走,下山的路难度更高了。下山时膝盖也承受较大的力,也比较容易失足。我一不小心便滑倒,擦伤了右脚。不久,我们找到了一个小瀑布,并不是我们原定计划的那个瀑布。我们休息了两个小时后他们才爬到山顶,等到他们下山时我已经在摊口享受着清凉的椰水,在苍蝇的陪伴下温书。

幻想,始终还是幻想。听他们说山顶什么都没有,爬得辛苦却无法欣赏美景。不过,我并没有后悔参与这次的活动,至少我的长周末过得充实。

Saturday 30 April 2016

劳动节假期

到外地求学的这些年里,劳动节时都是出门逛街,好好享受难得的假期。今年,屋友们都回家乡去了,只有我一个人留着。之前有计划到新加坡去见亲戚,后来因有小考要准备就取消了。

不过,昨天还是去看《美国队长:内战》。观后感下次再谈吧,有机会的话我会再看一次。明天将会参与基督徒团契的远足活动,所以只有今天可以为后天的小考略做准备了。

要一个人独自在屋里过这三天,即兴奋又悲哀。兴奋的是自己有了百分之百的自由,在屋里完全不受限制,不会有生活空间被侵犯的感觉。悲哀的部分可能是会有点寂寞吧,只怕屋里太过宁静。想了想,还是得好好把握这三天难得的清静。

再此祝大家劳动节快乐,好好度过这一个长周末吧!

Monday 18 April 2016

泰迪熊医院

原来世界上还真的有这样一个组织。在我的医学院这间“医院”则是刚刚成立几个月,是我的同学从澳洲“引进”的。顾名思义,泰迪熊医院就是专门医治泰迪熊们的医院。很抱歉芭比娃娃们,医院不向你们开放。

如果你还在诧异非生物需要治疗?难道我们读了那么多书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吗?别担心,你的想法没错,日以继夜不眠不休地读书的医学生们极有可能到头来忘了常识。

其实,这家“医院”成立的目的是要走入儿童当中,消除他们对各个医疗设施的恐惧。这不只对医护人员有帮助,使得儿童能够配合检查,也对儿童身心有正面影响。而借着“治疗”儿童们的泰迪熊,他们能够了解更多关于医疗设施的知识。

话说小时候我也有个灰色泰迪熊。我并没有对它太过依赖,当时为它取的名字我也忘了。无聊时我会和它说话,说完了才发现更加无聊。晚上我也不会抱着它入眠。记忆深刻的是我会把它卷起塞入衣服里装怀孕,过了不久后把它“生”下来,那时的我还搞不清楚婴儿该怎么生,也不明白为什么男生不能怀孕。可是,如果你告诉我泰迪熊发烧了要去医院检查,我很可能不会理睬你,除非当时是在玩角色扮演游戏。当你认真的为泰迪熊测体温,然后照X光,然后听它的心跳,如果心情好我会配合你的想象力,可我打从心底是不会相信的。

因此,要对儿童说如此大的谎言,我开始会有点抗拒。我认为对小孩一定要说事实,谎言对他们日后的身心发展会有负面影响。那天活动结束后,我发现也许大多数的小孩都像我小时候一样,并不会真的相信泰迪熊有骨骼,只是会运用想象力,好像玩家家酒一样。也许泰迪熊是我们的第一个朋友,通过角色扮演学习基本社交。

回到了幼儿园与小孩子们打交道,我不禁想起了童年。虽然童年的记忆越来越模糊,但确定的是那个时候的我非常的快乐,没有烦恼,不会担心明天。看着他们现在的样子,想象他们长大后的模样。而我,已经到了小时候一直向往的成人阶段,却又想念童年的美好。祝愿那些儿童们,日后不必到医院看诊。

Saturday 9 April 2016

周末反思

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忙得不可开交并还有很多事要完成,却有时间和心情偷闲?

也许是太过劳累,所以觉得很多书可以以后再读。就这样明日复明日,该学的东西越累积越多。其实早在几年前我也是这样顺顺利利地从中学毕业,这一套却完全在现阶段失败了。

原因很简单,我现在所学习的,之多、之广、之深,都不止于应付考试,乃是必须牢记至咽下最后一口气。从前只需要在考试前闭关几天,成绩就会顶呱呱,考完试后所有讯息就会自动删除,等到下一次考试再重新输入。

因此,总觉得再多的时间都不够用。这不是一般人常挂在口中的口头禅,用来当借口。我发现我一个课题必须读上好几次,内容才会慢慢地渗入脑力,从短暂记忆变成长期记忆。有时想想是不是自己读书的方法错误,才会导致大脑消化知识不良。其实不然,就算花大量的时间细读考究,还是无法永远存档。如果不是软体的问题,就是硬体太老旧了吧。一向自以为天资聪颖,到如今也不过如此而已。解决方法只有不断地重温,就像古人一样不停地诵读,十年寒窗。医学内容浩瀚,要复习旧知识,又要学习新知识,就算有了时间也筋疲力尽了。

更糟糕的是,由于每天满满的时间表,晚上回房就想睡觉,免谈复习和预习了。这样的疲惫,到了周末也一样,无法专心学习。以这样的状态上课读书,事倍功半,使得问题更加严重。看来大家普遍上对医学生不眠不休的认知是正确的,好像必须那样才能过关。

目前,发现问题后只能努力寻求解决方案,一方面也提醒自己要交托于上帝。

Friday 1 April 2016

康复之中

没想到写完上一篇过后的第二天我便入院了。刚开始以为只是比较严重的持续发烧,到医院也只想要确定不是骨痛热症并修养几天而已。怎么都没想到原来是得了B型流感,一呆便是六天。

这一回可说是我有生以来生病得最痛苦的一次。当我发现连续几个晚上都重复着一个发病的循环时,开始害怕下一个夜晚的来临。那个循环是这样的,白天的体温不会很高,到了半夜体温便飘升到近摄氏40度,伴随着颤抖和头痛。一直到快天亮时,身体便大肆出汗,体温便降至近正常。发烧时就算是在医院吃什么药都无法让其退烧,很是痛苦。到了医院后我的喉咙加剧地疼痛,咳嗽也日愈严重。前几晚睡不着是因为发高烧头痛,后几晚是由于不停咳嗽而无法入眠。喉咙发炎得吐出血来,连喝水都疼痛无比。那几晚发高烧时真的是非常忧郁,觉得死了是不是更爽快,因为身体发烫却没有治疗的方法。后来又咳嗽咳得胸骨痛,也体会到医院里病人常常说的咳嗽咳到胸口痛的滋味。

虽然缺席上课一个星期,这场病也算是另类的课堂吧。从中体会了病人的痛楚,深刻的了解这些感受只有自己知道,别人是无法确切了解的。再者是懂得当医护人员的责任,很多时候治疗会无效,更重要的是给予病人精神上的支持和关怀。即使是在私立医院治疗,他们和所谓政府医院的服务素质没差多少。我的主治医生更加不必说了,每一次只呆三分钟,我喉咙吐血他看都没看一眼。

出院一个多星期了,课业也慢慢的追上了。踏出了隔离病房,回到社会面对的是另一种生存压力。在病床上有继续思索人生的意义,这个课题自从中学毕业后便时不时地出现在我脑海里。有时会觉得迷茫,觉得此生漫无目的,追求的一切到头来也是空。有时觉得只要凭信心一步步走完人生路,用尽身边所有的资源好好地活一场。最终,是要在基督永恒的国度里达成一个身心完善的自己,而每越过一个障碍,自己便成长一次。

非常感谢亲朋戚友在我生病时给予的无限关怀。老实说,是这些满满的爱让我渐渐地好起来。还有许多牧师和朋友的祈祷,都是我在病房里及时的安慰。愿神赐福予你。

Saturday 19 March 2016

看诊记

经过大略的计算,我每一年都会生一场大病。而我的大病的定义是,严重影响我的作息或持续好几天的病。入院治疗就是更加严重的了,最后一回是在二〇〇七年,在医院待了三天。那时候我就读初中一,宽柔中学还拨了电话给我父亲了解情况。

从此我再也没有入院,最多只是到诊疗所看病在家休息一天。就读医学院后,我都是自己吃药和喝大量的水,诊疗所也懒得去。纵观病发原因,大多都是睡眠不足和操劳。只要我强行三更半夜爬起来,头晕和发烧通常都会尾随而来。

这一次也不例外。也许是刚刚来到医院,免疫系统还无法适应那恶劣的环境。早在一个星期前我就头疼和轻微的发烧,我归咎于游泳过量。当病稍微好转时我却没有好好照顾身体,免疫系统终于在昨天彻底沦陷。最后一根稻草是我早上四点起床看曼联对利物浦。发烧时来时去,我也不以为意,认为只要睡前再吃药隔天就会好起来。谁知半夜我被身体热得惊醒,头也开始痛。我为了逃离寒冷的房间而到客厅睡,却怎么也睡不着。药物似乎无效,身体好像一个烤箱,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的症状,心里紧张了起来,担心头脑被烧坏了。

所幸接近晨曦时我的身体开始冒汗,体温也降低了。早上感觉好多了,过了不久却开始头晕,无法走动。接近中午时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为了不影响课业的进度,只好求诊了。

学校的校医今天休假,只好到距离较远的地方看病。最近几年我都是向病人拿病例,今天轮到我当病人了。这时才发现,这一次看病和以往不同了。以前,都是让医生一步步的探究,一句答一句,也不懂医生要知道什么。这次,我把自己的情况整理了告诉医生,知道有些细节会影响诊断结果。从中医生晓得我是医学生,便和聊起来了。医生怀疑有可能是骨痛热症,嘱咐我如果高烧不退就要抽血检验。

吃了两回的要,病似乎没有康复。而我又无法像以前什么都不做睡上一整天,只能抱病赶功课和学习。在这个时候生病,提醒了我每天在医院修养的病人是多么的痛苦,很肯定的是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比我病得严重。希望明天一觉起来能够完全康复!

Saturday 12 March 2016

与人相处之道

一个人该怎么和别人相处,是一生的功课。原来世界上有许多事物是要贯彻终生学习的理念,没有所谓的毕业典礼。有时觉得群居好烦,好想找个地方独居。此时此刻终于明白为什么古代文人那么喜欢隐居。如果忍耐得了寂寞,那何尝不是件好事。自己寂寞寂寞,总比和别人过不去来得好吧。

要和别人同住一屋檐下,彼此都要互相忍让才行。但是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只有在住在一起之后才会发现。所以说,好朋友还是不要亲密得住在一块好,免得日后翻脸不认人。

和陌生的朋友住在一起那就更糟糕了。我怎么陷入如此的窘境?日后大家应该发展成好友吗?还是继续“不熟”?想要顺其自然,船却靠不着岸。

如果遇上合得来的陌生人那就爽快多了对吧,大家日后一定会称兄道弟。

偏偏我就是打从心里不怎么喜欢人家,所以才会面临不知该使出什么交际手法的处境。如果换是常人,我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便解决了。可现在我得和人家住上两年。老实说我没打算把人家当好朋友,因此我对自己的隐私绝对保留。但是对于和你住在一起的人,隐私藏哪里呢?我就是不想让人家知道自己的行踪和生活习性,可人家偏偏爱左探右望。更糟糕的是,人家还会以此当话题闲聊。

或许我应该换个角度,改变想法。与人相处之道,改变自己还是比较实际,对自己也有好处。大多时候,真的很难去接受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稍作反省,自己本来就不应该凭印象识人,也不该心里歧视。自己也开始留意,不要把别人的私事公开论述。

再看看吧,再瞧瞧有什么好点子可以解决我现今的交际问题。

Friday 4 March 2016

第一次抽血

上一次手握针筒是两年前学习如何打针。那时刚踏入医学院,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学打针也不是真的打在病人身上,只是用道具练习。还记得那个时候由于是在大家的注视下练习,心里特别地紧张,手颤抖得很厉害。在大家面前出溴好难受。过后多加练习之后,手没抖得太厉害了,考试也通过了。

今天我是没有准备要学抽血的。看见同学在实习医生的监督下抽血后,心里也想试试看。多观察几次后,尽管担心手会颤抖,我还是鼓起勇气亲手尝试了。我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位老人,好像患重病。穿好橡胶手套后,我把病人的手臂用橡胶手套帮紧,找到了静脉后便消毒然后插一针。手不出所料地抖起来,不过不会很严重,一直不断地对自己说要镇定。可是,血并没有流进针筒里,只好重新尝试一次。第二次,终于成功了,看着血缓缓地流进针筒里,心里轻松了很多。

成功为第一个病人抽血后,我觉得再找一个病人练习一次。这一次是一个中学生,他的妈妈看着我做。准备就绪,觉得比较紧张,手好像抖得比较多。很想一针见血,却不能如愿以偿,病人还痛得呱呱叫。我抱着不服输的心态,决定一定要成功抽血,而再次尝试。谁知这一次手抖得更历害了,结果还是失败。为了不让小病人受罪,只好告诉他妈妈我会请实习医生帮忙抽血了。脱了手套才发现手掌都湿透了。

我的心情过了许久才渐渐平复。我深知唯一的方法是不停地练习。想到日后将会有更严峻的挑战,现在必须开始培养坚韧的品格,不能够放弃。从小读过爱迪生因着永不言弃的精神最终发明灯泡的事迹,到如今才慢慢地明白其中的伟大。那种“再试一次”的心态是建立在失败的难堪、挫折的懊恼和成功的期盼上的。原来,要突破自己的能力很不简单。

Thursday 25 February 2016

致远方的你


在这个通讯发达的年代,我们的距离只剩下时间。你我的距离,不是公里,而是小时。

等待中的手机铃声,计算中的手表时针。

你看着月亮,我晒着太阳。

曾经的美好,未来的遐想。

等候着那一天,你和我之间不再隔着荧幕,只是空气。

或许,我们就真的是命中注定。

Saturday 20 February 2016

在新山的第一个星期

上一次脚踏在这一片土地上是八年前。离开时是像徐志摩所写的诗一样,悄悄地走的。那时的确是不带走任何一片云彩的,也不留下怀念。

八年,我早已不是当初的我,而新山也改变了许多。这一个星期,我还无法适应。生活起居还没养成一个模式,许多时候还真的不知道要做什么。

站在阳台观望彼岸,那是另外一个国度。从北海观望槟岛不会有这一种感觉。新加坡,看起来像是个神秘的国度。看着看着,我在想,为什么那里会和这里差得那么多。那种感觉,就好像站在马来西亚却可以用肉眼眺望美国,有点不可思议。明明新加坡就离这里不是很远。

新山还真的是处处都是高速大道。不要问我为什么,我可以感受得到这里很宽敞,不像槟城和雪隆那样拥挤。也感受到这里的人民比较富裕。这纯粹是我个人的感受,和实情无关。

可能是因为新环境的关系,我想家了。在家里多舒适啊。家似乎变得更遥远了。

我必须在这里待上两年。因此,我应该找个理由爱上它,好好享受剩下不多的大学生涯。

Monday 15 February 2016

从池塘流向海洋

这就是大医生们在开学第一天这么告诉我们的。过去两年在医学院,我们是在池塘。如今来到了第三年,我们将奋不顾身地游向大海。或者,我们是被急流冲入大海的。等待我们的挑战更大,而我们只能靠自己努力往前游。

前几个月对临床学习的期待在今天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压力。由于课程的更改,这一年不会像是学长学姐们口中的“蜜月期”。个个教授看上去都威风凛凛,眉宇之间带有杀气。

其实这一个星期算是迎新周,下个星期开始正式上课。能在大学生涯有两次迎新周是很特别的经历对吧。上一次是两年前,目的是帮助我们从中学过渡到大学。大学的环境和教学方式真的不同于中学和学院的填鸭式。我却糊糊涂涂地混了两年。而从课堂上学医到临床观摩,也是一个大过渡。这一次,我决定清醒地面对挑战。

首先,是衣着上的大改变。从今天开始到四十年后,西装是我的时尚。虽然很多工作的服装要求都是西装,但我生来就讨厌那穿起来闷热的一套。对我而言,这是其中之一的挑战。其次,想要学会游泳,不能只在岸边读指南。前两年,我们只是在单单读课本。今年起,我们将走入医院,切切实实地学习当一名好医生。要学会游泳,唯一的办法是跳入水中!不管是浮是沉,最后都至少都能让自己免于灭顶之灾和前进的能力。我似乎还在岸边犹豫,跳下去后在水里挣扎,模样会很滑稽。但偏偏只有犯错和遭到大医生的耻笑谩骂后才能真正地把医术学好。还有,现在开始的学习不再有太多师长的鞭策。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这一句话将活生生地应验在我的生活。事实上,医学系不止是五年,而是终生。五年的教育是无法把人体与疾病的奥妙完全掌握的。五年的岁月,只是为了提供基本知识和训练我们日后该如何继续地有效学习。没有考试范围,没有分数,只有不停地学习磨练提升。所以,我们上的课很少,必需开始学习如何自行学习。

在等待投向大海怀抱的勇气时,我得先热热身子。我得开始复习前两年忘光的知识,免得下场更加难堪。

Sunday 7 February 2016

猴年除夕

今年的除夕,也如前几年一样我们没回父家吃团圆饭,会呆在外婆家一整天。虽然我已经放了几个月的假期,但是觉得这个新年过得比较匆忙,可能是因为外婆突然入院,扰乱了我的计划。不过,感谢上帝外婆终于在今早出院了。希望她日后可以健健康康,活到看见我的儿女。哈哈。晚上应该会追看春晚。此时虽然觉得高兴,却也因为假期即将结束而失落。我的情绪还是一样地矛盾。

至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你,生日快乐!今年的年除夕是你的生日,明年就轮到我了。愿你有个幸福的生日,还有,新春快乐!至于我们之间的事,那就看着办吧。

Saturday 6 February 2016

班级聚会

其实班级聚会也没什么好说的,如果是要叙事就真的太长气了。

还以为没有人会搭理我,没想到反应如此热烈。能够见到许多不常见面的朋友实在是兴奋。想想类似大组织的聚会有什么意义?最主要的还是看看大家的脸孔,印象里的都模糊了。这么多的朋友在同一个时间见面,要和每一个好好聊是不可能的。太久没见面的朋友,其实也无法聊得太深入,大家一起寒暄几句,更新基本资料就行了。可能我今天并没有好好把握机会和不常见面的同学说话,下一次吧。

原来我在这一种场合还是从前的那个我。曾经对自己说要安静些,却还是办不到。

Friday 29 January 2016

胡言乱语

如果现在我们还在一起会是怎样,我们会不会还深爱着对方?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看来,日后要读医学系的管道只有一条路,就是努力考进本地公立大学。除非你家有钱。

你是否还能看见上玄月?看它慢慢圆,慢慢缺。

妳的声音那么近我却抱不到。

突然好想你,你会在哪里?

你是我那红红的太阳!

好想听你叫我宝贝。

一直想象你唱《海绵宝宝》的样子。

阿菁亲手制作的卡片好美丽。

爱你,不是因为你的美而已。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Thursday 28 January 2016

二十二岁生日

今年的生日,比去年二十一岁的生日过得还要特别和快乐!

感谢大家所有的祝福!


Melody 的创意。


室友扬贤送的礼物。



米雪的用心。


永慧大姐送的礼物。

Monday 25 January 2016

海边提前庆生记

快车追日落,日沉烛灯起。
风生灭微火,月光照友情。


感谢大家为我提前庆祝生日!很开心能在如此特别的氛围下切蛋糕。“随机”的我们竟然驱车越州,只为看一次日落。几个好友就带着蛋糕,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分享快乐。在纯朴的渔村里,仿佛一切都变得纯朴。连生日歌都免了,而蛋糕只是形式。没有安排的行程,只随着心情的脚步。没有了牵挂,没有了烦恼。

这就是我向往的生活。

Saturday 23 January 2016

这一年的梦想与计划

那一天看见星洲日报副刊有征文,题目是这一年要完成的新计划。编辑要求读者把自己的计划列出来然后写下完成目标的具体步骤,编辑会在半年后和投稿者跟进计划的完成进度。通过向大众宣告自己一年的计划将给予自己完成它们的动力,为了不让自己丢脸而努力达成目标,这固然是不错的方法。我用了十分钟的时间考虑是否要接受编辑的挑战,结果我没有。除了没有勇气,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基于隐私的问题。我不想把我的个人计划赤裸裸地公开。虽然如果我投稿成功了读者都不认识我,但心里还是觉得怪怪的。可能这是我个人隐私的界限吧,我其实很乐意和别人分享我的点滴,但只有我身边的好友有这个荣幸(或霉运)。

我这一年的梦想与计划,当然也不会在这里公告天下。

今年的计划很多都是从去年的照抄过来的。看来我今年必须加倍努力地为目标奋斗。不过,十大目标的栏目有几个是空的,还没想到要填什么。我想如果年底来不及达成其他目标的话,可以随笔填上“不完成其他目标”,这样一来我明年就可以大声吹擂我达到了我所设下的目标。

有几个目标好像很难做成。看着自己的亲笔字迹,有时会情绪激昂地要完成任务,有时却心里懊恼自己为何要为难自己。有志者,事竟成。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一些小学一年级就懂的谚语实在是只能在作文里派上用场。要实践,真的不容易。可是如果做到了,就成功了。所以说,意志力才是走向成功的必备装备。意志力、勤奋、诚实等等的品格特质造就了世界上许多的成功人士。而他们当中大部分的人与生俱来就拥有这一些特质,后天养成这些良好习惯的人不多。据我的观察,你可以在一个孩子身上看见他天生具备的特质,他的那份执着,他的那份热情,他的那份好奇。阅读名人传记,看看他们的奋斗史,不难发现其背后推手就是那些特质。譬如说比尔盖茨从小就钟爱电脑,常常废寝忘食地研究电脑。如果没有执着的性格,他不可能不吃不睡。爱迪生说成功靠的是一巴仙的天份和九十九巴仙的努力。其实能够脚踏实地地努力,也是一种天份。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顺其自然地努力的。我呢,需要时时和自己天生的惰性展开拉锯战。当然,你可以说如果让喜欢弄电脑的比尔盖茨去制药,他不可能研制出长生不老的药来。但是有些人就算是做着自己爱做的事也未必能干出一番事业。

因此,我今天倾向于成功关乎基因,因为造成成功的特质是与生俱来的,而与生俱来的就是写在基因密码里。

看起来我像是在为自己日后可能遭遇的失败铺好下台阶。不过这也可以是我对抗基因的开始,或许哪一天我可以改变自体基因,而我的儿子将会是缔造历史的人物。圣经将会是我的依据,凭着上帝超自然的力量我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性格缺陷,在耶稣再来的那一天我将变得和耶稣一样完美。

Wednesday 20 January 2016

红豆

这首歌是我常常在厕所里唱的一首洗澡歌。还以为早就把它 “收录”在部落格里了,看见你放上了歌词,却怎么找也找不到。

虽然王菲唱得非常动听,但我比较喜欢方大同的版本,因为我是男生的缘故吧。歌词在前几个月对我来说就是我的心情体会,现在似乎没那么触动我的情感了。

顺便提一下,红豆汤是我爱喝的糖水之一,虽然此红豆非彼红豆。

Tuesday 19 January 2016

生活近况

非常满意目前的生活,可以算得上是充实吧。为自己安排的节目和目标每一天都有基本达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更加努力。

虽然如此,偶尔停下来时会觉得这样子活着缺少一些乐趣。太过有规律不是没有乐趣,只是心里总想希望生活中会有惊喜,时不时做些在时间表外的事。这个长假,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宅在家里,而以前总是往外跑,连我的大嫂和妈妈都奇怪了。我妈可能以为我是因为没车用才不得已躲在家里的。因此,她原本还打算把车子停放在家让我使用,却遭到我的拒接。其实大家都知道,我喜欢和好友在外喝茶聊天。问题是,好像都只有我兴致勃勃地东邀西约大家出来,大伙儿固然赏脸,但我没邀约,也就没有人约我了。或许目前最空闲的是我吧。其次,这个假期我很享受一个人在家完成我的每日“工作”。不管是灵修、看书、读书、看电影、看球、运动和做家务,能呆在家躲避炽热的太阳就很幸福。说真的,想到开学时必须穿着西装一整天就让人浑身不舒服。

不过,有时会想念外面的夕阳。从高处眺望风景还是我的爱好。是时候在阳台边喝茶边看夕阳时天空的变化了。我也觉得目前充实的生活少了诗意。应该多留意身边的事物,培养敏锐的观察力,透过镜头重新发现平凡中的不平凡。

此外,距离开学不到一个月,我已经开始慢慢地调整作息。主要是要再次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和逐渐减少午觉的时间。说到着,我会想是否应该保持现有的时间表,或者应该趁着时日不多的假期尽情地玩乐?

Friday 15 January 2016

听与说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没那么简单,就能找到聊得来的伴,尤其是在看过了那么多的背叛。”

如果找到了,是不是就应该奋不顾身地紧握不放?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人,你在他面前不必掩饰,可以毫不忌惮地说话,不怕你的话被扭曲或误解。你可以和他聊任何事,没有顾忌。他并不是一味地忽悠聆听,而是会给予真诚的见解,但他从不批判你的人格,他接受你是你。有时你词不达意,他却可以心有灵犀。你满腹倾诉,他全盘照收。

有没有发现现今的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声音?太多的吵杂声。社交媒体的出现为此“贡献”了不少,人们可以随意地留言批评而不必负责任,很多人却以为这是言论自由的表现。真正的言论自由不是任意地发言谩骂,而是以理据争和礼貌地提出意见。因此,我还是把“沉默是金”列为我《林氏春秋》的黄金守则。我爸却说“幽默的自嘲”才是上上策。我认为幽默地自嘲这一门功夫是给高手中的高手施展的。我还远远不及,在行走社交江湖中绝不来这一套,只敢在好友之间耍耍儿戏。

所以说,早从去年开始我便常常把“沉默是金”这一句话挂在心中,时刻提醒自己话到唇边留半句。一年下来累积的效果显著。可是,我毕竟是个爱说话的人,因此只能找“那个人”论述去啦。

“相爱没有那么容易,每个人都有他的脾气。” 如果彼此都磨合了彼此的脾气,相处是否就变得容易多了。

Tuesday 12 January 2016

随心提笔

有时想不到该用什么标题,有时觉得不需要有标题,只希望有个相对比较个人的空间可以随心提笔聊聊几句。

因此,就决定把这一类的篇名都归成《随心提笔》,好像报章里各个作者的版位。未来还会有《胡言乱语》来记录我一句句不想关的心情写照。

好吧,开始。

昨天,终于把电脑送去修理了。我的电脑不知何时起荧幕和键盘之间的关节渐渐地失去灵活性,好像患上了关节炎,最终无法操作了。今天,电脑被送回来了,它换了关节,开关的动作顺畅了许多。虽然我限量版的铝制表面好像有点瑕疵,不知是否是被技工弄伤了,但毕竟都用了三年半了,也就没那么心痛了。里面的漆也有点剥落了,好想把它重新粉刷。

除此之外,我也下载了最新的视窗10。新的界面让人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具体的使用心得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知晓。不过,最初的体验是电脑操作变慢了,可能是旧硬体的缘故。中文输入法的方式有更改,所以打字也要重新适应。

希望经过这一次的修理和加强,这部电脑可以让我用到毕业为止。下一部电脑,朝向苹果前进。

Thursday 7 January 2016

强迫症或是洁癖?

最近好像患上了某种强迫症,准确来说我养成了一个洁癖。可能这个假期我当了几个月的宅男,每天做家务,而逐渐养成了这样的一个洁癖。这一个洁癖就是对于不整齐摆放的物品难于忍受。

每当看见一样不该在那里的物件时,譬如说报纸放在椅子上,心理上甚至生理上就会产生一种不良反应。心理上就会快抓狂,生理上皮肤都快起疙瘩。因此,有时呆在家里都快窒息了。

追根究底,都是因为常常做家务的关系。由于家里的整洁大多数时候都是我维持的,所以格外重视自己劳力换来的结果。地是我拖的,别人拿着食物到处吃时我就会狠狠训一顿。桌子是我抹的,别人弄脏却不自觉地清理时我也大骂一顿。在这样下去,我想我会变化成阿姨。

家人们还是没有进化成功。从前的家务都是印尼女佣干的,所以我们也就习惯不做家务却享受整洁。没有了女佣,大家开始逐渐适应窝居的生活,家里不整洁也没人有异议。直到大嫂入住,催动进化的过程。到目前为止,我是第一个成功进化的。

其实这只是责任的问题。只要自己常常知道自己的责任,就能够自律地维持家里的整齐。收拾起来时也就不必太费力了。

一个月后,我将开始和朋友们同居,希望大家能够和平地在一个干净整齐的房子共住两年。至于我的洁癖或者强迫症会不会加剧,达到病态的标准,就不得而知了。

Friday 1 January 2016

2016的第一天

我觉得我应该在新的一年里的头一日写一些东西,所以就打开电脑开始写了。

很抱歉,新年的十大目标不方便在此公开。不过,还是可以写写我的一些新年愿望的。

新年最大的愿望当然是国泰民安了!从现在的局势看来,恐怖分子的崛起造成了另一场“世界大战”。任何地点都有可能被袭击,可谓防不胜防,各国军警都在严密地防恐。祈求我国在新的一年里,除了平平安安,经济也可以复苏。

接下来的愿望就是一家大小都可以平安富足了。现代人罹患慢性疾病和癌症的几率较高,而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有许多病症都是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来减低患病风险的。虽然大家普遍上都知道必需常运动和注意饮食,但能够贯彻实行的就不多。希望今年能够多鼓励家人除外活动。也期盼家里一团和气,妈妈和哥哥生意兴隆,让我们重新过上富裕的生活。

再下来就是关于我自己的了。医学第三年将会和前两年截然不同,我希望自己可以迅速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教学方式,并继续突破自我,增加竞争能力。除此之外,我也要强身健体,维持腰围尺寸。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