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所教会,除了周末的礼拜,大家都会选择在一周里的其中一个晚上来个家庭聚会。其来历要追溯到两千年前,基督徒一开始都是在个别家庭里聚会的。到了现代,由于周末的礼拜人潮较多,参加家庭聚会形成一种与其他会友熟络的方式。
家庭聚会的人数通常维持在十到十五人左右。频繁率要看个别教会,每周一次,两周一次或一个月一次的都有。聚会的模式是大家通常会先一起聚餐,然后进行简单的敬拜及研读圣经。至于类型,基本上以年龄和住址区分,然而大家都可以自由选择要参加哪一个聚会。
记忆中小时候,家庭聚会都会在外婆家办。聚会时,我们小孩子都会被赶到书房里做功课,不许吵闹。中学时,我便开始参与聚会,特别是轮到我家举办时。由于教会也会青少年的团契,不在我家办聚会时我就不会随同我父母去。
后来在外地念大学,我也参与了大学生的团契。那是过去十年的经历吧。来到了阿德莱德,虽然参加教会一年多,认识的人不多,在此之前也只参加了一次家庭聚会。我的原因是我有点懒得社交。自己也还在考虑是否要长期“驻扎”在这间教会。宝贝随我参加几次教会的礼拜后,觉得不错,我才想该如何“渗透”进教会里。毕竟我也不算教会里的新人,而新人比较容易透过教会每周的特别招待认识其他会友。
两个星期前,我就误打误撞认识了坐在我傍边的会友。他便邀约我参加他的家庭聚会。昨晚,我首次登门,发现原来大家都已有妻儿,是名副其实的“家庭”聚会。我也不觉得尴尬,我想我已步入这个人生阶段了。聚会结束得较早,因为大家都有孩子们要睡觉,不像单身年轻人的聚会,总是一直续摊。
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