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2 February 2025

鲁迅

我最近在读鲁迅,也再次了解他的生平。说来我和鲁迅也有一些关联——我们都是学医的。只不过他后来觉得思想比身躯重要,而弃医从文。鲁迅也是因为父亲患病不治而选择到日本学医的。这样的原由,若在今天被著名医学院录取的机会一定很高。至于我,已经不可能弃医了,不只因为我没有他的民族精神,也因为我对医学还有一点兴趣。

高中三时,我曾热血地要报考“中国文学”这个科目。我年初也随一大群同学在正规的上课时间后上了一两堂课。后来,我害怕在年终无法考获优等的成绩而“弃文”了。那时有一篇指定的文学,就是鲁迅的《阿Q正传》。我读起来很有趣,却似乎不是很明白它的深层意义。那算是我第一次正真地接触鲁迅吧。

转眼十多年后,只因为手机上的看书应用程式推荐了《彷徨》和《呐喊》,让我重新认识这位伟大的文人。在当时的年代,要用笔去批判、去讨伐、去救民真的需要颇大的勇气和毅力。庆幸的是,当时也没有如今许多无脑的“键盘战士”在战场上胡闹。那时的文人争论起来也不失君子风态。通过鲁迅的文字,我仿佛回到了那个中国历史上的分水岭。原来1911年不仅仅是时间轴上的一竖,革命是一个时期。我想象到当时的中国平民在那个时期的混淆。他们只不过是要安定的日子,一日三餐;不管皇帝在位也好还是革命政府也罢。刹那间,人生因为辫子而烦恼。

《阿Q正传》收录于《呐喊》。我重读了一遍后,发现整么故事情节和记忆里的不一样?我这才明白当时的课本是修订的,应该删了一些情节,也缩短了篇幅。我在这个年纪也更加读懂了阿Q。阿Q的精神胜利法,说实话在现今高压的生活里,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现在拥有的生活,都是上一辈的人辛苦打造而来的。我们的世界与文明,也正处于濒临动荡的时代。虽然目前所发生的战乱从荧幕上看起来很遥远,但是它们随时可以蔓延至我们的家门口。也过去的平民一样,我们所求的,也不过是安定的生活罢了。

Saturday, 15 February 2025

情人节

我很久没有庆祝情人节,渐渐觉得这个应该很浪漫的日子变得很平凡。想起年轻时对这个节日的期待,现今已缺少了那种热烈的情感。

然而,每天枯燥的生活就是因为有了这些节日而变得有趣。我觉得过节是应该的,大家才不会惯性地重复无聊的节奏。试想如果人类一整年下来都没有可以欢庆的节日,没有新年,没有中秋节,没有圣诞节等等。那样的人生真的很没有意义。有了这一些节日和相应的习俗,人类的精神和文化才得以传承。那些习俗不管你同意与否,在过节的时候略带仪式感或象征式地吃个糕饼或提个灯笼,心灵上就会觉得自己的灵魂在宇宙里是存在的。

譬如说我从前觉得买花是最无聊且浪费的举动了。后来觉得呢,撇开商业化的庆典,买一束让伴侣开心,出门吃一顿好料的,在偏离烦闷的生活步伐的同时顺便刺激经济,也是一件好事。第一次在国外庆祝情人节,有新的体验。原来城里的西餐厅都会有特别的情人节套餐。以前在马来西亚的餐厅吃饭,都是彼此点一道,饭后也许来点甜点而已。这里所编制的套餐,有前菜,有红酒,有正餐,再加甜品。这一次,虽然我们去的不是什么高级餐厅,但感觉很温馨。那是一间意大利有好评的小店,店内的桌子不多,食物不像本土意大利的风味却也很好吃。味道也不想在马来西亚吃的那种连锁餐厅的标准味道。

结婚后两个人朝夕相处,需要偶尔趁着节庆探索不同的事物,生活才不会越来越苦闷。

Sunday, 9 February 2025

新学年

回国后,我便开始了新学年。这是我专科训练的第二年。接下来的六个月,我会在社区诊所工作。这一次我换到了在城市西部的社区诊所。听说这边厢的诊所比东部的来得好。基本原因是系统上比较有秩序和人员的问题。我在那里的第一个星期,感觉还不错。

只不过这一个星期我和宝贝都还是病恹恹的。好疼惜她的生日得在病中度过。我们似乎还没恢复往常的日子。我也整日觉得疲惫,不知是因为病情还是原本就精神不佳。假期结束了,心情却来不及平复。偶尔我还会思念家乡,想念大家团聚的时光。也许我是特别想念那吃喝玩乐的时光。回到了工作岗位,我被迫去面对现实的压力和责任。工作上有许多的压力,学习上也有必要的功课,特别是我想要完成一些考试。我有时还真怀念几年前什么都不必烦的日子。那时初到澳洲,每天只须准时上下班,有很多空暇,没有什么压力。我有时也羡慕在政府诊所工作的药剂师朋友,每天单调地上下班。我想他们的日子可能枯燥,却少了压力吧。

从医的这条路只有每天时时地进步自己。当然有一些医生也有斜杠人生,但那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转念退一步看,活在当下,把其他的交给主,自己的担子就轻松多了。

Sunday, 2 February 2025

农历新年

我出国后第一次回国过年。这一趟旅程也算折腾。大年初一就开始生病了,而且直到回到阿德莱德还是没有康复。我推测是我一回去的那几天都睡不好,而且很劳累。再加上天气及饮食,导致我的免疫系统最终在大年初一失调。说真的,每一次回国都很累,似乎总有忙不完的事情。这比上班还累。虽然如此,心里还是很开心可以见到亲朋戚友。

一回到阿德莱德,就遇上热浪来袭,使我的病情不得好转。假期后,又要开始调适心情重返工作岗位。然后,继续期待下个假期。人生就是这样周而复始。

Sunday, 12 January 2025

测试

还有三个星期,我就要转到另个工作岗位了。这一次,我又回到社区的诊所,只是是在城市西部的。半年前,我是在城市东部的社区诊所工作。听说西部的社区诊所比较优良,我加入的团队里有很多马来西亚来的医生。

我会提前两周结束在医院里的训练,因为我拿假回家过年。因此,我只须多呆五天。这一年,我安排的假期都在换岗前,所以都辛苦熬了半年才盼得到假期。接下来的五天,我要陆续完成我的测试,以便顺利从第一学年毕业,升上第二年。

上个星期,老板给的测试有一点困难,让我不禁怀疑自己的能力。这半年,我在这里受了很多苦头,都因为老板的要求很高。经过三个月前老板给的期中评估,我这三个月来都几乎每天工作十一个小时。如果这是在马来西亚,并不算什么。在澳洲医院里的内科部,也算还好。可是,在精神科就有点不妥了。

我从其他的同事和专科医生得到安慰,说我回到社区诊所就会比较轻松了。我真的希望如此。这半年来我所跟随的老板,知识和经验非常丰富,所以要求很高。第二学年,我希望可以完成一项考试,继续向前迈进。

Saturday, 4 January 2025

2025年

新的一年,有什么感触呢?

不知是大脑的发育成熟,还是成人后的繁忙,我近年来鲜少坐在窗前,在月色和寂静的陪伴下好好反省及思考人生了。

也许是中学和大学时,年底这一段时间我都在放假,因此有很多的闲暇时间去反思。当时的我,总是郁郁寡欢地送走过去的一年,然后抱着期盼的心情,满腔热血地迎接新的一年。那时,我会有很多理想和新的新年目标。年轻时对生活的憧憬和热忱,真的令人羡慕。

说起“年轻”,那也不过是五至十年前的事。我开始踏入社会工作后,日子在忙碌的高压氛围下,旋转飘逝,无痕无迹。我仍然期待放假,因为放假可以好好的休息。可是,无论怎么睡都无法恢复精力。假日时,好想轻松地和家人度过,却也想躺在家里什么也不做。将来有了子女,我的时间就是要奉献给他们至少二十年吧。看来,真正的休息是在退休之后。

接下来的五年,我还得在事业上继续奋斗。我的目标就是在五年里成功修读精神科,成为精神科专科医师。然而,我看着我身边的专科医师们,到了那个阶段也并非一切如意。那时的责任就大了,压力也大。这就是身为医生的宿命吧。

既然是新的一年,我也该有一些正面的能量。我希望这一年里大家都平安健康,我们顺利获得永久居留证后可以买得我们人生第一所房子。我祈求那看顾我们的神,继续地在前方带领我们的脚步。但愿上帝继续地赐福予我们,扩张我们的境界,不让我们遭遇患难。